
本题考查税收负担概述。
货物和劳务税税收负担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缴纳的货物和劳务税税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货物和劳务税税收负担率=企业在一定时期实际缴纳的货物和劳务税税额÷同期销售收入(营业收入)×100%。
依据题干数据,该企业当年货物和劳务税税收负担率=(10+15)÷1 000×100%=2.50%。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与免除。
乙国抵免限额=(100+200)×20%×〔100÷(100+200)〕=20(万元)。
在乙国实际纳税=100×30%=30(万元),大于抵免限额,允许抵免20万元,回甲国不用补税。
丙国抵免限额=(100+200)×20%×〔200÷(100+200)〕=40(万元)。
在丙国实际纳税=200×10%=20(万元),小于抵免限额,允许抵免20万元。来自丙国的所得回甲国应补缴税额=40-20=20(万元)。
所以,在分国抵免限额法下,A企业在甲国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是2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财政政策的类型与效应。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主要是累进税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它们被称为“自动稳定器”或“内在稳定器”。
(1)在财政收入方面,主要是实行累进所得税制。
(2)在财政支出方面,主要体现在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税收支出等)的安排上,其效应正好同税收相配合。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支出。
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科学划分,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支出仍应归入非生产性的范围。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可能发生在诸多方面:(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选项C错误】财政手段属于政府干预的渠道和手段之一。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DE。

本题考查纳税检查的概念、必要性及范围。
纳税检查的客体是纳税人【选项E】,同时包括代扣代缴义务人【选项C】、代收代缴义务人【选项D】、纳税担保人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DE。









或Ctrl+D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