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项A,行政裁决的对象是特定的民事纠纷。行政处罚属于行政纠纷。
选项B,行政给付,是指行政主体对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或其他特殊情况下,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赋予其一定的物质利益或与物质有关的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
选项C,对国有土地上房屋进行征收属于行政征收。

刑事诉讼当事人包括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所以选项C正确。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而复议机关审理行政复议案件,实行一级复议制,选项A正确。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实行开庭审理方式;复议机关审理行政复议案件,采用灵活审理方式,包括听取意见、书面审理、调查取证以及组织听证等方式,不采取类似开庭审理的方式,选项B错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规章。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审理行政复议案件。因此,规章作为行政复议审理的依据,不能用“参照规章”的表述,选项C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未规定”行政复议被申请人可委托律师作为代理人。法无授权不可为,选项D错误。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者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电子商务行政许可的情形一般包括:(1)从事药品批发零售的行政许可;(2)从事食品销售的行政许可。

尚未完全生效民事法律行为,亦称“待生效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存在法定或者约定的特别生效要件,而该特别生效要件尚未成就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
(1)尚未满足法定特别生效要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办理批准等手续方能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
(2)尚未满足约定特别生效要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如附停止条件或附始期的民事法律行为,所附停止条件尚未成就或所附期限尚未届至(选项A)。尚未完全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若其法定或者约定的特别生效要件确定的不能成就,则其即转化为“确定不生效民事法律行为”。前者如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办理批准等手续方能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终未获批准(选项D);后者如附停止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所附停止条件确定不能成就(选项C)。选项B属于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选项E属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或Ctrl+D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