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甲公司属于核发电企业,自行建造一个核反应堆,于2020年12月31日完工、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并投入使用,累计发生的支出包括:(1)消耗材料支出150 000万元;(2)外包第三方乙公司进行建筑施工,合同价款为300 000万元,已支付给乙公司250 000万元;(3)建造期间发生工程物料收发计量差错盘盈1 000万元。甲公司预计使用寿命为50年,根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应承担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2020年12月31日预计50年后该核反应堆设施弃置时,将发生弃置费用40 000万元(金额较大)。甲公司在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相关期间通货膨胀等因素后确定的折现率为6%。2025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该核反应堆的弃置义务进行复核,因技术进步和环保法规的变化,原预计使用寿命50年缩减为40年,导致弃置费用的支付时点比原先预计提前10年,弃置费用调整为30 000万元,适用的折现率变更为5%。已知:(P/F,6%,50)=0.054 3,(P/F,5%,35)=0.181 3,(P/F,5%,40)=0.142 0,(P/F,5%,45)=0.111 3,(P/F,5%,50)=0.087 2,(F/P,6%,5)=1.338 2。甲公司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有关该核反应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

    该项核反应堆2020年12月31日的入账价值为451 172万元

  • B.

    因复核弃置义务会扣减该项核反应堆的成本

  • C.

    因复核弃置义务会增加该项核反应堆的成本

  • D.

    该项核反应堆2025年12月31日调整后的账面价值为409 321.80万元

本题来源:2025年注会《会计》第一次万人模考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C
答案解析:

存在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确定其初始成本时,应考虑弃置费用,弃置费用的金额与其现值差异比较大的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按现值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建造期间发生工程物料收发计量差错盘盈应冲减在建工程成本,甲公司该项核反应堆2020年12月31日的入账价值=150 000+300 000-1 000+40 000×(P/F,6%,50)=150 000+300 000-1 000+40 000×0.054 3=451 172(万元),选项A当选。2025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该核反应堆的弃置义务进行复核,因技术进步和环保法规的变化,原预计使用寿命50年缩减为40年,导致弃置费用的支付时点比原先预计提前10年,适用的折现率变更为5%,因弃置义务确认的预计负债在2025年12月31日调整前的账面价值=40 000×(P/F,6%,50)×(F/P,6%,5)=40 000×0.054 3×1.338 2=2 906.57(万元);因弃置义务确认的预计负债在2025年12月31日重新计算的账面价值=30 000×(P/F,5%,35)=30 000×0.181 3=5 439(万元),后者大于前者,应增加该核反应堆的成本,选项B不当选,选项C当选。该项核反应堆2025年12月31日调整后的账面价值=451 172-451 172÷50×5+5 439-2 906.57=408 587.23(万元),选项D不当选。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

下列有关应交税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企业应缴纳的印花税可以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科目进行归集

  • B.

    企业出售自用房产而应缴纳的土地增值税,计入“税金及附加”科目

  • C.

    月份终了,企业根据增值税相关明细科目核算出当月多交的增值税,应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科目

  • D.

    企业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委托方收回后以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出售的,企业在委托加工环节缴纳的消费税不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企业出售自用房产而应缴纳的土地增值税,属于与处置资产有关的税费,应冲减资产处置损益,即计入“资产处置损益”科目,选项B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不再继续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列报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在当期利润表中,企业应当将账面价值调整金额作为持续经营损益列报

  • B.

    企业应当将原来分类为持有待售类别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重新作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列报

  • C.

    对持有待售的子公司、共同经营的权益性投资,应在不再继续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时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调整

  • D.

    企业将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由持有待售类别重分类为持有待分配给所有者类别,不应当按照不再继续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计量要求处理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对持有待售的子公司、共同经营的权益性投资,不再符合持有待售类别划分条件的,应当自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日起进行追溯调整,选项C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甲公司能够对乙公司施加控制,甲公司以700万元的价格购买乙公司的一批产品,该批产品在合并报表层面的计税基础为700万元,该批产品在合并报表层面的账面价值为400万元,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甲公司2024年合并报表中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700-400)×25%=75(万元),选项C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

甲公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期末外币资产账户的外币账面价值折算为人民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

    外币计量的持有待售资产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

  • B.

    持有的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外币债券投资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

  • C.

    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外币债券投资汇兑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 D.

    外币计量的合同负债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外币计量的持有待售资产、合同负债属于非货币性项目,已在交易发生日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不应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选项A、D不当选。外币债券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均属于外币货币性资产,资产负债表日按当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选项B当选,选项C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甲公司是一家上市集团公司,持有戊公司100%的股权;乙公司持有丙公司100%的股权和另外一家子公司股权。甲公司和乙公司均需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甲公司相关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2023年1月1日,甲公司以一项账面价值为3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6 500万元的无形资产投入乙公司,取得乙公司20%的股权,并于当日完成股权过户登记手续。投资完成后,甲公司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乙公司将甲公司投入的资产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当日,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0 000万元,账面价值为20 000万元;其中,乙公司持有A设备和B专利权,A设备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3 000万元,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B专利权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5 000万元,尚可使用年限为20年;丙公司持有C非专利技术,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2 000万元,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乙公司和丙公司的固定资产均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形资产均按直线法进行摊销,相关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均为零,相关资产的折旧和摊销均计入管理费用。

2023年度,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实现净利润4 800万元,无其他净资产变动。

(2)2024年1月1日,甲公司从乙公司处购买丙公司100%的股权,购买价款为15 000万元,当日完成股权过户登记手续。购买日,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 800万元,账面价值为8 000万元(其中,股本1 000万元,资本公积3 000万元,盈余公积500万元,未分配利润3 500万元),除剩余使用寿命为7年的上述C非专利技术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2 800万元外,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C非专利技术的预计净残值为零,按直线法进行摊销。

2024年度,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实现净利润10 000万元,包括处置丙公司产生的收益;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实现净利润2 700万元。除此之外,乙公司和丙公司均无其他净资产变动。

(3)2025年1月1日,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甲公司以6 200万元的价格向丁公司转让丙公司40%的股权,丁公司自股权过户登记后按持股比例享有与普通股股东相同的权利,甲公司处置丙公司部分股权后仍能控制丙公司;同时,若丙公司2025年度个别财务报表实现的净利润低于2 000万元,丁公司有权要求甲公司按转让价款108%的金额回购丙公司股权。当日,甲公司将股权转让价款收存银行,并完成丙公司股权过户登记手续。

股权转让协议签订日,甲公司预计2025年度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能够实现净利润3 000万元。

(4)2025年9月30日,丙公司以200万元的价格向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其成本为100万元,甲公司将该批商品收入库存用于未来销售。截至2025年12月31日,甲公司出售了该批商品的30%。

2025年度,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实现净利润2 300万元,无其他净资产变动。

(5)2025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持有的丙公司60%股权以增资的形式注入其全资子公司戊公司,戊公司向甲公司增发1 000万股面值为1元的普通股,并于当日完成增加注册资本的登记手续。自戊公司成立之日起至增资前,戊公司的股本数量为800万股。增资日,戊公司每股普通股的公允价值为7元。

其他资料:

(1)在购买乙公司股权前,甲公司与乙公司及其子公司丙公司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甲公司与丁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2)丙公司无子公司,每年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3)本题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①甲公司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应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甲公司2023年应确认的损益金额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甲公司对乙公司投出资产应比照顺流交易进行会计处理,确认资产处置损益的金额=6 500-3 000=3 500(万元);二是乙公司实现的合并净利润,甲公司对其调整后的合并净利润应确认的投资收益金额=[(4 800-3 000÷5-5 000÷20-2 000÷8-(6 500-3 000)+(6 500-3 000)÷5]×20%=180(万元)。因此,甲公司2023年应确认的损益金额=3 500+180=3 680(万元)。(1分)

②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6 500

 贷:无形资产3 000

   资产处置损益3 500(1分)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80

 贷:投资收益180(1分)

[要求2]
答案解析:

①甲公司核算对乙公司投资时不需要抵销乙公司处置丙公司产生的收益。(1分)

理由:联营企业(乙公司)向投资方(甲公司)出售构成业务的资产(丙公司),投资方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投资方应全额确认与交易相关的利得或损失,即不予抵销。(1分)

②相关调整或抵销分录如下:

借:无形资产2 800

 贷:资本公积2 800(0.5分)

借:管理费用(2 800÷7)400

 贷:无形资产400(0.5分)

借:长期股权投资2 300

 贷:投资收益(2 700-2 800÷7)2 300(1分)

借:股本1 000

  资本公积(3 000+2 800)5 800

  盈余公积(500+2 700×10%)770

  未分配利润(3 500+2 700-2 800÷7-2 700×10%)5 530

  商誉(15 000-10 800)4 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15 000+2 300)17 300(1分)

借:投资收益(2 700-2 800÷7)2 300

  年初未分配利润3 500

 贷:提取盈余公积(2 700×10%)270

   年末未分配利润(3 500+2 700-2 800÷7-2 700×10%)5 530(1分)

[要求3]
答案解析:

①在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因出售部分股权后,甲公司仍能够对丙公司实施控制,丙公司仍属于甲公司的子公司,应当纳入甲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并按照权益性交易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对于出售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对于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的或有对价条款,企业应根据未来预测可能回购股权所需支付金额的现值,将回购义务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本题中,由于甲公司预计2025年度丙公司能够实现净利润3 000万元,故甲公司无须确认负债。(1分,回答到“权益性交易”关键词可得0.5分)

②母公司在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时,不应终止确认所处置股权对应的商誉(即商誉不因持股比例的改变而改变),但应当按比例把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包含子公司净资产和商誉)的账面价值调整至少数股东权益。(0.5分)

③甲公司2025年1月1日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少数股东权益金额=[10 800+(2 700-2 800÷7)]×40%+(15 000-10 800)×40%÷100%=6 920(万元)。(1分)

[要求4]
答案解析:

①在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应当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00-2 800÷7-(200-100)×70%]×60%=1 098(万元)。(1分)

②相关调整或抵销分录如下:

借:营业收入200

 贷:营业成本130

   存货[(200-100)×70%]70(1分)

借:少数股东权益28

 贷:少数股东损益(70×40%)28(0.5分)

[要求5]
答案解析:

①戊公司收购丙公司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0.5分)

理由:该合并前后,戊公司和丙公司均受同一最终控制方(甲公司)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0.5分)

②2025年12月31日,丙公司在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10 800+(2 700-2 800÷7)+(2 300-2 800÷7)=15 000(万元)。

戊公司因甲公司增资而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15 000×60%+(15 000-10 800)=13 200(万元)。

戊公司2025年因甲公司增资而确认的资本公积金额=13 200-1 000=12 200(万元)。(1分)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