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资料(1),分别计算月卡玩家、非月卡首充玩家和非月卡再充玩家参与充值活动应分摊的交易价格,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根据资料(1),分别计算月卡玩家、非月卡首充玩家和非月卡再充玩家应确认的收入,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根据资料(2),判断米公司游戏角色IP授权合同履约义务是属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还是属于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并说明理由。
根据资料(2),计算2024年应确认的收入,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根据资料(3),计算租赁期开始日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的初始成本,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根据资料(3),编制2024年与装修相关的会计分录。
根据资料(3),计算租赁变更后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月卡玩家参与充值活动分摊的交易价格=4 000×60%=2 400(万元)。(0.5分)
非月卡首充玩家参与充值活动分摊的交易价格=4 000×25%=1 000(万元)。(0.5分)
非月卡再充玩家参与充值活动分摊的交易价格=4 000×15%=600(万元)。(0.5分)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4 000
贷:合同负债4 000(1分)
月卡玩家参与充值活动获得的虚拟币数量=2 400÷(200×12)×(12+4)×4 000=64 000(万个)。
非月卡首充玩家参与充值活动获得的虚拟币数量=1 000÷0.1×2=20 000(万个)。
非月卡再充玩家参与充值活动获得的虚拟币数量=600÷0.1×1.5=9 000(万个)。
月卡玩家应确认的收入=2 400×9 600÷(64 000×90%)=400(万元)。(0.5分)
非月卡首充玩家应确认的收入=1 000×3 200÷(20 000×90%)=177.78(万元)。(0.5分)
非月卡再充玩家应确认的收入=600×3 600÷(9 000×90%)=266.67(万元)。(0.5分)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合同负债844.45
贷:主营业务收入(400+177.78+266.67)844.45(1分)
米公司游戏角色IP授权给甲公司属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0.5分)
理由:
①米公司游戏角色IP授权后,仍会定期举办游戏角色活动和角色副本任务来增强用户粘性和游戏体验感,也不排除继续推出新角色,表明甲公司能够合理预期米公司将从事对游戏角色IP产生重大影响的活动。(0.5分)
②米公司针对游戏角色的后续活动将对甲公司产生影响。(0.5分)
③米公司的后续活动不会向甲公司转让商品。(0.5分)
综上所述,米公司游戏角色IP授权给甲公司属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
米公司2024年应确认的收入=9 000÷3+(12 000-8 000)×10%=3 400(万元)。(0.5分)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9 000
贷:合同负债9 000(0.5分)
借:合同负债(9 000÷3)3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 000(0.5分)
借:应收账款[(12 000-8 000)×10%]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400(0.5分)
租赁期开始日应确认的租赁负债=1 000×(P/A,5%,2)=1 000×1.859 4=1 859.40(万元)。(0.5分)
租赁期开始日使用权资产的初始成本=1 000+1 859.40+100-40=2 919.40(万元)。(0.5分)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使用权资产2 859.40
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1 000×2-1 859.40)140.60
贷: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1 000×2)2 000
银行存款1 000(1分)
借:使用权资产100
贷:银行存款100(0.5分)
借:银行存款40
贷:使用权资产40(0.5分)
2024年与装修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待摊费用350
贷:银行存款350(1分)
借:管理费用(350÷2.5×6÷12)70
贷:长期待摊费用70(1分)
①2025年12月31日租赁变更前租赁负债的账面价值=1 000(万元)。
2025年12月31日租赁变更后租赁负债的账面价值=1 000+1 200×(P/A,4%,3)=1 000+1 200×2.775 1=4 330.12(万元)。(0.5分)
②2025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的增加额=4 330.12-1 000=3 330.12(万元)。
2025年12月31日租赁变更前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2 919.40-2 919.40÷3×2=973.13(万元)。
2025年12月31日租赁变更后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973.13+3 330.12=4 303.25(万元)。(0.5分)
③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使用权资产3 330.12
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269.88
贷: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1 200×3)3 600(1分)

企业在报告期派发股票股利、公积金转增资本、拆股或并股等,会增加或减少其发行在外普通股的数量,但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也不改变企业的盈利能力,影响的是本期基本每股收益和以前年度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结果,应重新计算财务报表列报前期的基本每股收益,选项A、D不当选。企业在报告期对股东进行配股,向全体股东以低于当前股价的价格发行普通股,实际上是按当前股价发行股票和无对价送股的混合体,而无对价送股部分视同报告期期初就已经存在,故要重新计算列报前期的基本每股收益,选项B不当选。报告期发行新股,属于报告期新发生的事项,增加了发行在外普通股的数量,增加了所有者权益总额,改变了资本结构,不应重新计算财务报表列报前期的基本每股收益,选项C当选。

存在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确定其初始成本时,应考虑弃置费用,弃置费用的金额与其现值差异比较大的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按现值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建造期间发生工程物料收发计量差错盘盈应冲减在建工程成本,甲公司该项核反应堆2020年12月31日的入账价值=150 000+300 000-1 000+40 000×(P/F,6%,50)=150 000+300 000-1 000+40 000×0.054 3=451 172(万元),选项A当选。2025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该核反应堆的弃置义务进行复核,因技术进步和环保法规的变化,原预计使用寿命50年缩减为40年,导致弃置费用的支付时点比原先预计提前10年,适用的折现率变更为5%,因弃置义务确认的预计负债在2025年12月31日调整前的账面价值=40 000×(P/F,6%,50)×(F/P,6%,5)=40 000×0.054 3×1.338 2=2 906.57(万元);因弃置义务确认的预计负债在2025年12月31日重新计算的账面价值=30 000×(P/F,5%,35)=30 000×0.181 3=5 439(万元),后者大于前者,应增加该核反应堆的成本,选项B不当选,选项C当选。该项核反应堆2025年12月31日调整后的账面价值=451 172-451 172÷50×5+5 439-2 906.57=408 587.23(万元),选项D不当选。

甲公司将应收账款中的2 000万元展期后的新现金流量现值=1 750×(P/F,5%,2)=1 750×0.907 0=1 587.25(万元),新旧合同现金流量变化=(2 000-1 587.25)÷2 000=20.64%,大于10%,该部分债权展期构成实质性修改,甲公司重新确认的债权账面价值为1 587.25万元,乙公司重新确认的债务账面价值为1 587.25万元,选项A、B当选,选项D不当选。乙公司确认的债务重组收益=3 000-(800-150)-700×13%-(50×11)-1 587.25=121.75(万元),选项C当选。
乙公司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账款3 000
存货跌价准备150
贷:长期应付款——债务重组1 587.25
股本5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50×(11-1)]500
原材料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700×13%)91
其他收益——债务重组收益121.75
甲公司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50×11)550
坏账准备200
长期应收款——债务重组1 587.25
原材料(2 700-550-1 587.25-91)471.7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00×13%)91
投资收益[(3 000-200)-2 700+4]104
贷:应收账款3 000
银行存款4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火灾属于非调整事项,不调整2024年度财务报表,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重大的非调整事项进行披露,甲公司错误地调整了2024年度财务报表,应进行差错更正,应调整增加固定资产200万元,调整增加留存收益200万元,即调整增加盈余公积20万元,未分配利润180万元,选项B、C、D当选。

①2023年,甲公司实际增长率为11.66%,满足股份支付业绩条件,并且无人离职;预计2024年和2025年均满足股份支付业绩条件,且预计2024年和2025年均无人离职。2023年度应确认的股权激励费用=30×8.80×4×1/1+30×9.80×4×1/2+30×10.80×4×1/3=2 076(万元)。(0.5分)
②根据税法相关规定,甲公司应根据2023年12月31日股票的市场价格与行权价格之间的差额,估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所累计的未来可税前抵扣金额,该金额=30×(25.98-10)×4×1/1+30×(25.98-10)×4×1/2+30×(25.98-10)×4×1/3=3 515.6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 515.60×25%=878.90(万元)。(0.5分)
③由于累计的未来可税前抵扣金额(3 515.60万元)大于累计的股权激励费用(2 076万元),超出部分所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金额=(3 515.60-2 076)×25%=359.90(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2 076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 076(1分)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878.90
贷:所得税费用(2 076×25%)519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59.90(1分)
甲公司股票期权行权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30×4×10)1 2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0×8.80×4)1 056
贷:股本(30×4×1)12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2 136(1分)
①条款和条件的有利修改:a.取消第二批期权和第三批期权的业绩条件;b.将行权价格修改为7元/股(降低行权价格)。(1分)
②条款和条件的不利修改:第二批期权和第三批期权行权时间各延长1年。(1分)
③5名管理人员主动放弃第二批期权和第三批期权,甲公司应作为加速可行权处理,将原本应在等待期内确认的金额立即确认并计入当期损益,同时确认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分)
对于“取消第二批期权和第三批期权的业绩条件”和“将行权价格修改为7元/股(降低行权价格)”的有利修改,按修改后条款条件确认股权激励费用;对于“第二批期权和第三批期权行权时间各延长1年”的不利修改,不予考虑,仍按原等待期进行确认。具体计算如下:
①对于5名管理人员放弃第二批期权和第三批期权应确认的股权激励费用=剩余原等待期内以原权益工具授予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的服务金额+修改日权益工具的增加额为基础确定的服务金额=5×9.80×4+5×10.80×4+5×(9.20-6.70)×4+5×(10.60-8.60)×4-(2 076-1 056)×5÷30=332(万元)。
②剩余25名管理人员应确认的股权激励费用=剩余原等待期内以原权益工具授予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的服务金额+修改日权益工具的增加额为基础确定的服务金额=25×9.80×4×2/2+25×10.80×4×2/3+25×(9.20-6.70)×4×3/(3+12)+25×(10.60-8.60)×4×3/(3+12×2)-(2 076-1 056)×25÷30=922.22(万元)。
③综上所述,甲公司2024年度应确认的股权激励费用=332+922.22=1 254.22(万元)。(1分)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1 254.22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 254.22(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