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组合题]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相关年度发生的有关股权激励交易或事项如下:(1)2023年1月1日,经股东会批准,甲公司与30名管理人员签订股权激励协议,约定甲公司向每名管理人员授予12万份股票期权。行权条件为:甲公司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增长率达10%时,仍在职的每名管理人员可行权4万份股票期权(第一批期权);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增长率达12%时,仍在职的每名管理人员可行权4万份股票期权(第二批期权);202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增长率达14%时,仍在职的每名管理人员可行权4万份股票期权(第三批期权)。每份股票期权可以按每股10元的价格购买甲公司股票,并在可行权后1年内有效。当日,甲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22.80元,第一批期权的公允价值为每份8.80元,第二批期权的公允价值为每份9.80元,第三批期权的公允价值为每份10.80元。2023年度,甲公司没有管理人员离职,实现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为11.66%。2023年12月31日,甲公司预计2024年度和2025年度不会有管理人员离职,且预计实现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达12.48%和14.63%。当日,甲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25.98元。(2)2024年3月1日,甲公司的30名管理人员每人实际行权其持有的股票期权4万份,甲公司向30名管理人员增发了面值为1元的股票,并将全部行权价款收存银行。(3)2024年7月1日,甲公司开发的新产品上市,至2024年9月30日新开发产品销售额严重低于预期,甲公司认定属于产品战略失误,至2024年年底也无法达到盈亏平衡。受此影响,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下滑严重,公司股价也因此持续下跌,并且在2024年之前不会恢复,甲公司预计2024年度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将为11.18%。2024年10月1日,甲公司与管理人员协商决定:①取消第二批期权和第三批期权的业绩条件;②将行权价格修改为7元/股;③考虑到目前公司股价短期内无法回升,未来两年内采取措施提升业绩,并通过市值管理将股价回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估值水平,第二批期权和第三批期权行权时间各延长1年。2024年10月1日,修改前第二批期权和第三批期权的公允价值分别为每份6.70元、8.60元,修改后为每份9.20元、10.60元。2024年12月31日,甲公司没有管理人员离职,但有5名管理人员认为公司股价探底回升周期可能会超过2年以上,主动放弃了第二批期权和第三批期权,在期权计划结束之前均无离职计划。其他资料:(1)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不得税前抵扣等待期内会计上确认的股权激励费用,在股权激励计划可行权后,根据该实际行权时的股票公允价值与激励对象实际行权支付的金额之间的差额确定当年可税前抵扣的金额。(2)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未来期间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除要求(1)需考虑企业所得税影响外,本题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1]

根据资料(1),计算甲公司2023年度应确认的股权激励费用及与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要求2]

根据资料(2),编制与甲公司股票期权行权相关的会计分录。

[要求3]

根据资料(3),判断修改条款和条件哪些属于有利修改,哪些属于不利修改;简述5名管理人员放弃第二批期权和第三批期权的会计处理方法。

[要求4]

根据资料(3),计算甲公司2024年度应确认的股权激励费用,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本题来源:2025年注会《会计》第一次万人模考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①2023年,甲公司实际增长率为11.66%,满足股份支付业绩条件,并且无人离职;预计2024年和2025年均满足股份支付业绩条件,且预计2024年和2025年均无人离职。2023年度应确认的股权激励费用=30×8.80×4×1/1+30×9.80×4×1/2+30×10.80×4×1/3=2 076(万元)。(0.5分)

②根据税法相关规定,甲公司应根据2023年12月31日股票的市场价格与行权价格之间的差额,估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所累计的未来可税前抵扣金额,该金额=30×(25.98-10)×4×1/1+30×(25.98-10)×4×1/2+30×(25.98-10)×4×1/3=3 515.6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 515.60×25%=878.90(万元)。(0.5分)

③由于累计的未来可税前抵扣金额(3 515.60万元)大于累计的股权激励费用(2 076万元),超出部分所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金额=(3 515.60-2 076)×25%=359.90(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2 076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 076(1分)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878.90

 贷:所得税费用(2 076×25%)519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59.90(1分)

[要求2]
答案解析:

甲公司股票期权行权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30×4×10)1 2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0×8.80×4)1 056

 贷:股本(30×4×1)12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2 136(1分)

[要求3]
答案解析:

①条款和条件的有利修改:a.取消第二批期权和第三批期权的业绩条件;b.将行权价格修改为7元/股(降低行权价格)。(1分)

②条款和条件的不利修改:第二批期权和第三批期权行权时间各延长1年。(1分)

③5名管理人员主动放弃第二批期权和第三批期权,甲公司应作为加速可行权处理,将原本应在等待期内确认的金额立即确认并计入当期损益,同时确认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分)

[要求4]
答案解析:

对于“取消第二批期权和第三批期权的业绩条件”和“将行权价格修改为7元/股(降低行权价格)”的有利修改,按修改后条款条件确认股权激励费用;对于“第二批期权和第三批期权行权时间各延长1年”的不利修改,不予考虑,仍按原等待期进行确认。具体计算如下:

①对于5名管理人员放弃第二批期权和第三批期权应确认的股权激励费用=剩余原等待期内以原权益工具授予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的服务金额+修改日权益工具的增加额为基础确定的服务金额=5×9.80×4+5×10.80×4+5×(9.20-6.70)×4+5×(10.60-8.60)×4-(2 076-1 056)×5÷30=332(万元)。

②剩余25名管理人员应确认的股权激励费用=剩余原等待期内以原权益工具授予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的服务金额+修改日权益工具的增加额为基础确定的服务金额=25×9.80×4×2/2+25×10.80×4×2/3+25×(9.20-6.70)×4×3/(3+12)+25×(10.60-8.60)×4×3/(3+12×2)-(2 076-1 056)×25÷30=922.22(万元)。

③综上所述,甲公司2024年度应确认的股权激励费用=332+922.22=1 254.22(万元)。(1分)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1 254.22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 254.22(1分)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

甲公司是乙公司和丙公司的母公司,2024年甲公司把丙公司的股权低价授予乙公司的员工,乙公司没有结算义务。不考虑其他因素,对于上述股份支付,下列关于各公司2024年资产负债表日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

    乙公司的个别报表按照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算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

  • B.

    甲公司的个别报表按照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算应确认的负债

  • C.

    丙公司的个别报表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算应确认的成本费用

  • D.

    甲公司的合并报表按照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算应确认的负债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甲公司以同一集团内其他会计主体的权益工具(丙公司股权)低价授予乙公司的员工,并承担结算义务,甲公司个别报表应将该股份支付交易作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甲公司按照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算应确认的负债,选项B当选。乙公司作为接受服务企业,没有结算义务,应将该股份支付交易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乙公司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算应确认的资本公积,选项A不当选。丙公司并不是接受服务企业,也不是授予企业,无需作会计处理,选项C不当选。甲公司合并报表层面,该股份支付交易属于以集团自身权益工具授予集团内员工,并承担结算义务,应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合并报表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算应确认的成本费用与资本公积,选项D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甲公司能够对乙公司施加控制,甲公司以700万元的价格购买乙公司的一批产品,该批产品在合并报表层面的计税基础为700万元,该批产品在合并报表层面的账面价值为400万元,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甲公司2024年合并报表中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700-400)×25%=75(万元),选项C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投资性房地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

    企业可以对浮动收费法下作为保险合同基础项目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而对前述以外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 B.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变更时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 C.

    房地产部分用于赚取租金,部分用于经营管理,不能够单独计量用于赚取租金的部分仍按原核算内容进行核算

  • D.

    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应作为开发产品核算

答案解析
答案: A,C,D
答案解析:

企业对于浮动收费法下作为保险合同基础项目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和前述以外的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可以分别选择以成本模式或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两个类别的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方式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但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各类别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对各类别投资性房地产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选项A当选。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变更时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期初留存收益,选项B不当选。房地产部分用于赚取租金,部分用于经营管理的,不能够单独计量用于赚取租金的部分仍按原核算内容进行核算,选项C当选。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计入开发产品,选项D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B,C
答案解析:

甲公司将应收账款中的2 000万元展期后的新现金流量现值=1 750×(P/F,5%,2)=1 750×0.907 0=1 587.25(万元),新旧合同现金流量变化=(2 000-1 587.25)÷2 000=20.64%,大于10%,该部分债权展期构成实质性修改,甲公司重新确认的债权账面价值为1 587.25万元,乙公司重新确认的债务账面价值为1 587.25万元,选项A、B当选,选项D不当选。乙公司确认的债务重组收益=3 000-(800-150)-700×13%-(50×11)-1 587.25=121.75(万元),选项C当选。

乙公司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账款3 000

  存货跌价准备150

 贷:长期应付款——债务重组1 587.25

   股本5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50×(11-1)]500

   原材料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700×13%)91

   其他收益——债务重组收益121.75

甲公司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50×11)550

  坏账准备200

  长期应收款——债务重组1 587.25

  原材料(2 700-550-1 587.25-91)471.7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00×13%)91

  投资收益[(3 000-200)-2 700+4]104

 贷:应收账款3 000

   银行存款4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甲公司是一家上市集团公司,持有戊公司100%的股权;乙公司持有丙公司100%的股权和另外一家子公司股权。甲公司和乙公司均需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甲公司相关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2023年1月1日,甲公司以一项账面价值为3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6 500万元的无形资产投入乙公司,取得乙公司20%的股权,并于当日完成股权过户登记手续。投资完成后,甲公司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乙公司将甲公司投入的资产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当日,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0 000万元,账面价值为20 000万元;其中,乙公司持有A设备和B专利权,A设备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3 000万元,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B专利权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5 000万元,尚可使用年限为20年;丙公司持有C非专利技术,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2 000万元,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乙公司和丙公司的固定资产均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形资产均按直线法进行摊销,相关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均为零,相关资产的折旧和摊销均计入管理费用。

2023年度,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实现净利润4 800万元,无其他净资产变动。

(2)2024年1月1日,甲公司从乙公司处购买丙公司100%的股权,购买价款为15 000万元,当日完成股权过户登记手续。购买日,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 800万元,账面价值为8 000万元(其中,股本1 000万元,资本公积3 000万元,盈余公积500万元,未分配利润3 500万元),除剩余使用寿命为7年的上述C非专利技术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2 800万元外,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C非专利技术的预计净残值为零,按直线法进行摊销。

2024年度,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实现净利润10 000万元,包括处置丙公司产生的收益;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实现净利润2 700万元。除此之外,乙公司和丙公司均无其他净资产变动。

(3)2025年1月1日,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甲公司以6 200万元的价格向丁公司转让丙公司40%的股权,丁公司自股权过户登记后按持股比例享有与普通股股东相同的权利,甲公司处置丙公司部分股权后仍能控制丙公司;同时,若丙公司2025年度个别财务报表实现的净利润低于2 000万元,丁公司有权要求甲公司按转让价款108%的金额回购丙公司股权。当日,甲公司将股权转让价款收存银行,并完成丙公司股权过户登记手续。

股权转让协议签订日,甲公司预计2025年度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能够实现净利润3 000万元。

(4)2025年9月30日,丙公司以200万元的价格向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其成本为100万元,甲公司将该批商品收入库存用于未来销售。截至2025年12月31日,甲公司出售了该批商品的30%。

2025年度,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实现净利润2 300万元,无其他净资产变动。

(5)2025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持有的丙公司60%股权以增资的形式注入其全资子公司戊公司,戊公司向甲公司增发1 000万股面值为1元的普通股,并于当日完成增加注册资本的登记手续。自戊公司成立之日起至增资前,戊公司的股本数量为800万股。增资日,戊公司每股普通股的公允价值为7元。

其他资料:

(1)在购买乙公司股权前,甲公司与乙公司及其子公司丙公司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甲公司与丁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2)丙公司无子公司,每年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3)本题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①甲公司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应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甲公司2023年应确认的损益金额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甲公司对乙公司投出资产应比照顺流交易进行会计处理,确认资产处置损益的金额=6 500-3 000=3 500(万元);二是乙公司实现的合并净利润,甲公司对其调整后的合并净利润应确认的投资收益金额=[(4 800-3 000÷5-5 000÷20-2 000÷8-(6 500-3 000)+(6 500-3 000)÷5]×20%=180(万元)。因此,甲公司2023年应确认的损益金额=3 500+180=3 680(万元)。(1分)

②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6 500

 贷:无形资产3 000

   资产处置损益3 500(1分)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80

 贷:投资收益180(1分)

[要求2]
答案解析:

①甲公司核算对乙公司投资时不需要抵销乙公司处置丙公司产生的收益。(1分)

理由:联营企业(乙公司)向投资方(甲公司)出售构成业务的资产(丙公司),投资方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投资方应全额确认与交易相关的利得或损失,即不予抵销。(1分)

②相关调整或抵销分录如下:

借:无形资产2 800

 贷:资本公积2 800(0.5分)

借:管理费用(2 800÷7)400

 贷:无形资产400(0.5分)

借:长期股权投资2 300

 贷:投资收益(2 700-2 800÷7)2 300(1分)

借:股本1 000

  资本公积(3 000+2 800)5 800

  盈余公积(500+2 700×10%)770

  未分配利润(3 500+2 700-2 800÷7-2 700×10%)5 530

  商誉(15 000-10 800)4 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15 000+2 300)17 300(1分)

借:投资收益(2 700-2 800÷7)2 300

  年初未分配利润3 500

 贷:提取盈余公积(2 700×10%)270

   年末未分配利润(3 500+2 700-2 800÷7-2 700×10%)5 530(1分)

[要求3]
答案解析:

①在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因出售部分股权后,甲公司仍能够对丙公司实施控制,丙公司仍属于甲公司的子公司,应当纳入甲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并按照权益性交易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对于出售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对于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的或有对价条款,企业应根据未来预测可能回购股权所需支付金额的现值,将回购义务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本题中,由于甲公司预计2025年度丙公司能够实现净利润3 000万元,故甲公司无须确认负债。(1分,回答到“权益性交易”关键词可得0.5分)

②母公司在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时,不应终止确认所处置股权对应的商誉(即商誉不因持股比例的改变而改变),但应当按比例把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包含子公司净资产和商誉)的账面价值调整至少数股东权益。(0.5分)

③甲公司2025年1月1日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少数股东权益金额=[10 800+(2 700-2 800÷7)]×40%+(15 000-10 800)×40%÷100%=6 920(万元)。(1分)

[要求4]
答案解析:

①在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应当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 300-2 800÷7-(200-100)×70%]×60%=1 098(万元)。(1分)

②相关调整或抵销分录如下:

借:营业收入200

 贷:营业成本130

   存货[(200-100)×70%]70(1分)

借:少数股东权益28

 贷:少数股东损益(70×40%)28(0.5分)

[要求5]
答案解析:

①戊公司收购丙公司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0.5分)

理由:该合并前后,戊公司和丙公司均受同一最终控制方(甲公司)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0.5分)

②2025年12月31日,丙公司在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10 800+(2 700-2 800÷7)+(2 300-2 800÷7)=15 000(万元)。

戊公司因甲公司增资而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15 000×60%+(15 000-10 800)=13 200(万元)。

戊公司2025年因甲公司增资而确认的资本公积金额=13 200-1 000=12 200(万元)。(1分)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