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组合题](本小题14分)位于市区的某先进制造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4年5月经营业务如下:(1)向境内客户销售设备及耗材,不含增值税总价款为2200万元,采取分期收款方式结算,按照书面合同约定,当月客户应支付60%的价款,款项未收到,未开具发票。(2)购买办公楼一栋,订立的产权转移书据所载金额120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1200万元,该办公楼1/5用于职工宿舍,剩余部分用于日常办公。购买电脑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100万元,其中20%分发给高管人员办公使用,剩余80%赠与客户用于维护客户关系。(3)取得流动资金存款利息收入2万元。(4)购买燃油小汽车1辆自用,取得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支付含税款项39.55万元。(5)为外聘专家支付境内机票款,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运输纸质行程单,票价为1.2万元,燃油附加费0.1万元、机场建设费0.02万元。(6)员工因公境内出差,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铁路车票,票面金额合计0.981万元,另取得某打车平台开具的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注明税额0.013万元。(7)为扩大经营,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支付与该笔贷款直接相关的手续费20万元;支付餐饮费1万元、娱乐费2万元。(其他相关资料:产权转移书据印花税税率0.05%,小汽车车船税年税额480元/辆;员工与该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下列顺序计算回答问题,如有计算需计算出合计数。
[要求1]

判断业务(1)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如需要,请计算销项税额;如不需要,请说明理由。

[要求2]

计算业务(2)企业购买办公楼应缴纳的印花税。

[要求3]

计算业务(2)当期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

[要求4]

判断业务(3)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并说明理由。

[要求5]

计算业务(4)应缴纳的车辆购置税;2024年应缴纳的车船税。

[要求6]

判断业务(5)能否抵扣进项税额,并说明理由。

[要求7]

计算业务(6)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要求8]

计算5月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要求9]

计算5月应缴纳的增值税。

[要求10]

计算5月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本题来源:2025年注会《税法》第一次万人模考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业务(1)需要缴纳增值税。(0.5分)

业务(1)的销项税额=2200×60%×13%=171.6(万元)(1分)

[要求2]
答案解析:

业务(2)企业购买办公楼应缴纳的印花税=1200×0.05%=0.6(万元)(1分)

[要求3]
答案解析:

业务(2)当期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1200×9%+100×13%=121(万元)(1分)

[要求4]
答案解析:

业务(3)不需要缴纳增值税。(0.5分)

理由:存款利息收入不征收增值税。(1分)

[要求5]
答案解析:

业务(4)应缴纳的车辆购置税=39.55÷(1+13%)×10%=3.5(万元)(1分)

业务(4)2024年应缴纳的车船税=480÷12×8=320(元)(1分)

[要求6]
答案解析:

业务(5)不能抵扣进项税额。(0.5分)

理由:外聘专家不属于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员工,也不属于企业作为用工单位接受的劳务派遣员工,企业为其支付的境内机票款,其进项税额不能抵扣。(1分,回答出“外聘专家不属于企业员工也不属于劳务派遣员工,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可得1分,意思相近即可)

[要求7]
答案解析:

业务(6)可抵扣的进项税额=0.981÷(1+9%)×9%+0.013=0.094(万元)(1分)

[要求8]
答案解析:

5月可抵扣的进项税额=121+39.55÷(1+13%)×13%+0.094=125.644(万元)(1分)

[要求9]
答案解析:

加计抵减前增值税应纳税额=171.6+100×80%×13%-125.644=56.356(万元)

加计抵减额=125.644×5%=6.28(万元)(1分,在“5月应缴纳的增值税”计算正确的前提下,加计抵减额计算正确可得1分)

5月应缴纳的增值税=56.356-6.28=50.076(万元)(1分)

[要求10]
答案解析:

5月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50.076×7%=3.51(万元)(0.5分)

5月应缴纳的教育费附加=50.076×3%=1.5(万元)(0.5分)

5月应缴纳的地方教育附加=50.076×2%=1(万元)(0.5分)

或:5月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合计数=50.076×(7%+3%+2%)=6.01(万元)(1.5分)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

下列应税行为在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时,应按照差额确定销售额的是(  )。

  • A.

    转让金融商品

  • B.

    直销员将从直销企业购买的货物销售给消费者

  • C.

    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建不动产

  • D.

    个人销售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金融商品转让,按照卖出价扣除买入价后的余额为销售额,选项A当选。直销企业先将货物销售给直销员,直销员再将货物销售给消费者的,直销员销售额为其向消费者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选项B不当选。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建不动产,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计算销项税额,选项C不当选。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按照5%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选项D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

甲公司拥有一处原值为4000万元的高档会所,2024年4月对其进行改建。将楼内价值100万元的电梯更换为180万元的新电梯、支出320万元在后院新建露天泳池、拆除80万元的照明设施、支出160万元安装智能照明设备,会所于当年8月底改建完毕并对外营业。当地省政府规定计算房产余值的扣除比例为30%。2024年甲公司就该会所应缴纳房产税(  )万元。

  • A.

    33.6

  • B.

    34.05

  • C.

    34.94

  • D.

    28.98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露天泳池不属于房产税的征税对象,不缴纳房产税。对更换房屋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的,在将其价值计入房产原值时,可扣减原来相应设备和设施的价值。2024年甲公司就该会所应缴纳房产税=4000×(1-30%)×1.2%×8÷12+(4000-100+180-80+160)×(1-30%)×1.2%×4÷12=34.05(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

发生下列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应缴纳契税的是(  )。

  • A.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自然资源局

  • B.

    承受房屋用于办公的公安机关

  • C.

    将自有房产投资于本人独资经营企业的李先生

  • D.

    以拍卖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乙企业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产权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特别注意契税的纳税人是承受方。本题中,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自然资源局是出让方,不需要缴纳契税,选项A不当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事单位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用于办公、教学、医疗、科研和军事设施的,免征契税,选项B不当选。以自有房产作股投入本人独资经营的企业,不缴纳契税,选项C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税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

    企业厂区外、与社会公用地段未加隔离的铁路专用线,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 B.

    物流企业承租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 C.

    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建设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 D.

    纳税单位无偿使用免税单位的土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答案解析
答案: A,C
答案解析:

物流企业承租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由出租方享受减按50%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优惠政策,选项B不当选。纳税单位无偿使用免税单位的土地,纳税单位应照章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选项D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

甲企业共有两处房产A和B,房产原值共计2000万元,2024年年初,将两处房产用于投资联营,将原值为800万元的A房产投资于乙企业,甲企业参与投资利润分红,共担风险,当年取得分红60万元;将原值为1200万元的B房产投资丙企业,不承担联营风险,当年取得不含增值税固定利润分红80万元。已知当地省人民政府规定的房产原值扣除比例为30%。则下列关于上述两处房产的房产税缴纳情况,说法正确的有(  )。

  • A.

    甲企业应就A房产缴纳房产税7.2万元

  • B.

    乙企业应就A房产缴纳房产税6.72万元

  • C.

    甲企业应就B房产缴纳房产税9.6万元

  • D.

    甲企业应就B房产缴纳房产税10.08万元

答案解析
答案: B,C
答案解析:

对于以房产投资联营,投资者参与投资利润分红,共担风险的,由被投资方按房产余值作为计税依据计征房产税。乙企业应就A房产缴纳房产税=800×(1-30%)×1.2%=6.72(万元),选项B当选。对于以房产投资,收取固定收入,不承担联营风险的情况,实际上是以联营名义取得房产租金,应根据规定由出租方按不含税租金收入计缴房产税。甲企业应就B房产缴纳房产税=80×12%=9.6(万元),选项C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