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备
- B、提前10日向全体职工进行了说明
- C、根据职工意见对裁员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
- D、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作了报告

本题考查用人单位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附随义务。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2年备查。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劳动合同解除。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该公司计划裁减员工至少15人(150×10%)以上时,需要履行经济性裁员的相关法定程序。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选项A、C】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D。
本题考查劳动合同解除。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D。

本题考查收入分配制度。
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对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
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关于职工医疗期的期限有以下几项规定。
(1)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3个月;5年以上的为6个月。
(2)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6个月;5年以上10年以下的为9个月;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为12个月;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为18个月;20年以上的为24个月。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非全日制用工。
【选项A、B错误】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选项D错误】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事业单位聘用管理。
【选项A错误】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选项B错误】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
【选项C错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的制订原则包括:价值驱动原则、战略相关性原则、系统化原则【选项B】、职位特色原则、突出重点原则、可测量性原则【选项E】和全员参与原则【选项C】。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