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可撤销合同的有(  )。(2021)
  • A.因受欺诈而订立的合同
  • B.因受胁迫而订立的合同
  • C.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
  • D.以虚假表示订立的合同
本题来源:第二章 奇兵制胜章节练习(2024)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B,C
答案解析: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因重大误解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选项D 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当选。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单方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
  • A.甲与乙签订买卖合同
  • B.甲将乙打伤
  • C.甲免除乙欠的债务
  • D.甲委托乙以甲的名义购买一台电脑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是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无须他方的同意即可发生法律效力,如撤销权的行使、解除权的行使、效力待定行为的追认、债务的免除等,选项C 当选。选项A、D 属于双方民事法律行为,须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方能成立,不当选。选项B 没有意思表示,属于事实行为,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2010 年8 月12 日晚,小王遭受殴打并重伤住院。后经小王搜查证据,于2019 年3 月15发现了真凶甲,并将证据交于警方。如果小王要得到法律保护,应当在法定期间内对甲提起诉讼。该法定期间的最晚日期为(  )。
  • A.2030 年8 月12 日
  • B.2039 年3 月15 日
  • C.2022 年3 月15 日
  • D.2022 年8 月12 日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1)根据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时起计算(2019 年3 月15 日知道);(2)本题未超过20 年的最长诉讼时效,因此应适用3 年的普通诉讼时效,即从2019 年3 月15 日往后算3 年,选项C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发生的下列情形中,能够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是(  )。
  • A.甲在街上遇到欠钱的乙,尚未反应过来,乙说了句再见就飞奔离去
  • B.甲遇了严重的车祸,变成了植物人,且没有法定代理人
  • C.甲下落不明,乙在甲所在的乡镇电视台刊登主张权利的公告
  • D.甲欠乙10 万元,乙要求甲先行清偿5 万元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1)选项A 中乙未同意履行债务,不当选;(2)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的,导致诉讼时效的中止(而非中断),选项B 不当选;(3)只有在国家级或者下落不明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级具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的,诉讼时效才发生中断,选项C 乙仅在乡镇电视台刊登,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诉讼时效起算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 A.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
  • B.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遭受侵害时起算
  • C.国家赔偿的,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时起算
  • D.请求他人不作为的,自义务人违反不作为义务时起算
答案解析
答案: B,C,D
答案解析:(1)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18周岁之日起计算,选项B 当选;(2)国家赔偿的诉讼时效的起算,自赔偿请求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选项C 当选;(3)请求他人不作为的债权请求权,应当自权利人知道义务人违反不作为义务时起算,选项D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齐某扮成建筑工人模样,在工地旁摆放一尊廉价购得的旧蟾蜍石雕,冒充传家宝等待买主。甲曾以5 000 元从齐某处买过一尊同款石雕,发现被骗后正在和齐某交涉时,乙过来询问。甲有意让乙也上当,以便讨好齐某,要回自己被骗的款项,未等齐某开口便对乙说:“我之前从他这里买了一个貔貅,转手就赚了8 000 元,这个你不要我就要了。”乙信以为真,以5 000 元赶紧买下石雕。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甲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自己与齐某之间的买卖合同
  • B.乙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自己与齐某之间的买卖合同
  • C.乙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 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 D.乙的撤销权自购买行为发生之日起2 年内不行使而消灭
答案解析
答案: A,B,C
答案解析:(1)对于甲和齐某签订的买卖合同,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一方(齐某)以欺诈手段,使对方(甲)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甲)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选项A 当选;(2)对于乙和齐某签订的买卖合同,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第三人(甲)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乙)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齐某)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只有受欺诈方(乙)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甲和齐某均无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选项B 当选;(3)对于欺诈行为,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选项C 当选;(4)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5 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选项D 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