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公司 2022 年 7 月 1 日取得乙公司 90% 的股权,能够主导乙公司生产经营决策,合并前与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构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该项交易不影响资本公积,不影响营业外收入,选项 A、C 不当选;甲公司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为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为 11 800(9 800 + 2 000)万元,选项 D 当选;该项交易对损益的影响金额= [9 800 -(9 000 - 500)] + 2000 - 1 800 - 100 = 1 400(万元),选项 B 当选。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9 800 + 2 000)11 800
累计摊销 500
贷:无形资产 9 000
主营业务收入 2 000
资产处置损益 [9 800 -(9 000 - 500)]1 3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 800
贷:库存商品 1 800
借:管理费用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由于原股权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故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以购买日之前所持乙公司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1 500万元)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15 600万元)之和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购买日之前持有乙公司股权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结转至留存收益,不得转入当期损益。故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1 500+15 600 =17 100(万元),选项D当选。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17 100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1 000
——公允价值变动 200
银行存款 15 600
盈余公积 3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70
借:其他综合收益 200
贷:盈余公积 2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80
提示:当将原股权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时,其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不能转当期损益(应转留存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5 000 + 200 - 400 = 4 800(万元)。投资成本与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 4 800 -(13 000 + 5 000)×25% = 300(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4 800
应收股利 400
贷:银行存款 5 200
2022 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500 - 5 000÷25×6/12)×25% = 100(万元)。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00
贷:投资收益 100
被动稀释后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持股比例= 2 000×25%÷2 200 = 22.73%;因被动稀释影响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 2 200×22.73% - 4 900×(25% - 22.73%)÷25%= 500.06 - 444.92 = 55.14(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55 .14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5 .14
2023 年 1 月至 6 月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600 - 5 000÷25÷2 -(5 - 3)×5]×22.73%= 111.38(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11 .38
贷:投资收益 111 .38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113 .65
贷:其他综合收益 (500×22.73%)113 .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