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设季度优先股折现率为 r,则(1 + r)4 - 1 = 10%,r = 2.41%,每股优先股 价值= 2÷2.41% = 82.99(元)。

(2014年)甲公司是一家材料供应商,拟与乙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了确定对乙公司采用何种信用政策,需要分析乙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为此,甲公司收集了乙公司2013年度的财务报表,相关的财务报表数据以及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信息如下:
(1)资产负债表项目(单位:万元)
项目 | 年末金额 | 年初金额 |
流动资产合计 | 4600 | 4330 |
其中:货币资金 | 100 | 100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500 | 460 |
应收账款 | 2850 | 2660 |
预付账款 | 150 | 130 |
存货 | 1000 | 980 |
流动负债合计 | 2350 | 2250 |
(2)利润表项目(单位:万元)
项目 | 本年金额 | 上年金额(略) |
营业收入 | 14500 | |
财务费用 | 500 | |
资产减值损失 | 10 | |
所得税费用 | 32.5 | |
净利润 | 97.5 |
(3)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存在季节性,每年3月份至10月份是经营旺季,11月份至次年2月份是经营淡季;
(4)乙公司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2013年年初坏账准备余额140万元,2013年年末坏账准备余额150万元。最近几年乙公司的应收账款回收情况不好,截至2013年年末账龄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已达到应收账款余额的10%。为了控制应收账款的增长,乙公司在2013年收紧了信用政策,减少了赊销客户的比例;
(5)乙公司2013年资本化利息支出100万元,计入在建工程;
(6)计算财务比率时,涉及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均使用其年初和年末的平均数。
要求: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平均金额÷流动负债平均金额=[(100+100+500+460+2850+2660)/2]÷[(2350+2250)/2]=1.45。
需要考虑的因素:
①评价乙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时,需要考虑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乙公司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2013年年末账龄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已达到应收账款余额的10%,实际坏账很可能比计提的坏账准备多,从而降低乙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②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存在季节性,报表上的应收账款金额不能反映平均水平,即使使用年末和年初的平均数计算,仍然无法消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年末数据的特殊性。乙公司年初年末处于经营淡季,应收账款、流动负债均低于平均水平,计算结果可能不能正确反映乙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97.5+32.5+500)÷(500+100)=1.05。
乙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数略大于1,说明自身产生的经营收益勉强可以支持现有的负债规模。由于息税前利润受经营风险的影响,存在不稳定性,而利息支出却是固定的,乙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仍然较弱。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14500÷[(2850+2660+140+150)÷2]=5。
需要考虑的因素:
①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存在季节性,报表上的应收账款金额不能反映平均水平,即使使用年末和年初的平均数计算,仍然无法消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年初年末数据的特殊性。乙公司年初年末处于经营淡季,应收账款余额低于平均水平,计算结果会高估应收账款变现速度。
②计算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时应使用赊销额,由于无法取得赊销数据而使用销售收入计算时,会高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乙公司2013年减少了赊销客户比例,现销比例增大,会进一步高估应收账款变现速度。


已知甲公司 2022 年财务费用为 80 万元(其中利息费用为 120 万元,利息收入为 40 万元), 资本化利息为 25 万元,净利润为 520 万元,所得税费用为 150 万元。则 2022 年的利息保障倍数为( )。
息税前利润= 520 + 120 + 150 = 790(万元),利息保障倍数= 790÷(120 + 25)= 5.45。

甲公司预计未来不增发新股或回购股票,且保持当前的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不变。甲公司普通股目前的股价为 40 元 / 股,刚支付的每股股利为 2 元,每股净利润为 5 元,每股净资 产为 25 元,则甲公司的普通股资本成本为( )。
预计利润留存率= 1 - 2÷5 = 60%,权益净利率= 5÷25 = 20%。由于未来不增发新股或回购股票,保持当前的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不变,故股利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 =(20%×60%)÷(1 - 20%×60%)= 13.64%。普通股资本成本= 2×(1 + 13.64%) ÷40 + 13.64% = 19.32%。

在本量利分析中,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上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