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本题来源:真题卷(三)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年至第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包括: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海水淡化等。选项C,不适用三免三减半优惠。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

关于企业筹办期间费用支出税务处理的说法中,符合企业所得税法相关规定的是(  )。

  • A.

    筹办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按实际发生额计入筹办费

  • B.

    筹办期间发生的筹办费不得计算为当期的亏损

  • C.

    筹办期间发生的广告费按实际发生额的30%计入筹办费

  • D.

    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的筹办费,摊销年限不得低于5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选项AC,企业在筹办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可按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企业筹办费,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按实际发生额计入企业筹办费,按有关规定税前扣除;选项B,企业从事生产经营之前进行筹办活动期间发生筹办费用支出,不得计算为当期的亏损,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选项D,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土地使用税的适用税额标准可以适当提高,但须报经财政部批准。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

下列条件中符合企业重组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的有(  )。

  • A.重组交易对价中股权支付金额占比低于70%
  • B.重组后的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重组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
  • C.取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在重组后连续12个月内不得转让取得的股权
  • D.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且不以减少或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
  • E.收购企业的比例不低于被收购企业全部资产的50%,收购资产的比例不低于被收购企业全部资产的55%
答案解析
答案: B,C,D
答案解析:

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条件:(1)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且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2)被收购、合并或分立部分的资产或股权比例符合规定的比例(50%);(3)重组交易对价中涉及股权支付金额符合规定的比例(85%);(4)企业重组后的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重组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5)企业重组中取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在重组后连续12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取得的股权。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某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一般纳税人,2020年被认定为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2023年取得主营业务收入60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600万元,营业外收入80万元,投资收益60万元,发生成本费用及营业外支出共6060万元,缴纳税金及附加200万元,企业自行计算的会计利润为480万元。2024年3月经聘请的税务师事务所审核发现2023年度业务处理存在以下情况:

(1)6月购置列入环保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的废气处理设备并于当月投入使用,设备不含税价款200万元,增值税税额26万元。企业按10年直线法计提折旧,不考虑净残值,经事务所建议企业选择了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

(2)11月购入新建办公楼,占地面积1 000平方米,支付不含税金额5 000万元,增值税450万元,已在当月底办齐权属登记并对外出租。年底取得本年不含税租金收入10万元,收入已入账。已按规定计提折旧,但未缴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3)计入成本费用合理的实发工资1 000万元,发生职工福利费支出16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支出60万元,拨缴工会经费20万元并取得专用收据。为全体员工支付补充养老保险70万元,补充医疗保险30万元。

(4)企业自主研发活动发生支出120万元,未形成无形资产,委托境内科研机构研发支付100万元。

(5)管理费用中发生业务招待费60万元,销售费用中发生广告费670万元,以前年度累计结转至本年的未扣除广告费30万元。

(6)营业外支出中通过县级人民政府向某老年大学捐赠60万元,直接向地震受灾地区捐赠30万元,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10万元。

(7)投资收益中含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30万元,投资于A股上市公司股票取得的股息20万元,该股票持有6个月时卖出。

已知:该企业计算房产余值的扣除比例为30%,城镇土地使用税年税额24元/平方米。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购置办公楼应缴纳的房产税=10×12%=1.2(万元)。购置办公楼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1000×24÷12×1÷10000=0.2(万元)。合计缴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1.2+0.2=1.4(万元)。
[要求2]
答案解析:

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1000×14%=140(万元),实际发生额16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60-140=20(万元)。

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1000×8%=80(万元)。实际发生额60万元,未超过标准,无需纳税调整。

工会经费扣除限额=1000×2%=20(万元),实际拨缴20万元,无需纳税调整。

补充养老保险的扣除限额=1000×5%=50(万元),实际支出7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0-50=20(万元)。

补充医疗保险的扣除限额=1000×5%=50(万元),实际支出30万元,未超过标准,无需纳税调整。

三项经费、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20+20=40(万元)。

[要求3]
答案解析:选项A,委托境内机构进行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100×80%×100%=80(万元);选项B,业务招待费实际发生额的60%=60×60%=36(万元),扣除限额=(6000+600)×5‰=33(万元),业务招待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0-33=27(万元);选项C,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扣除限额=(6000+600)×15%=990(万元),当年实际发生额为670万元,可以据实扣除,还可以扣除以前年度累计结转至本年未扣除的广告费30万元,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调减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选项D,自主进行研发活动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120×100%=120(万元)。
[要求4]
答案解析:选项A,从A股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由于持股时间不足12个月,所以取得的股息收入不属于免税收入,无需纳税调整;选项B,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选项C,企业取得的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30万元;选项D,直接向地震受灾地区捐赠支出,不得税前扣除,应纳税调增30万元;其他公益性捐赠支出扣除限额=(480-1.4)×12%=57.43(万元),通过县级人民政府向某老年大学捐赠应纳税调增=60-57.43=2.57(万元),捐赠支出应合计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0+2.57=32.57(万元)。
[要求5]
答案解析:企业购置环保专用设备选择一次性税前扣除,纳税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00-200÷10÷12×6=190(万元)。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480-1.4-190+40-(120+80)+27-30+10-30+32.57=138.17(万元)。
[要求6]
答案解析:该企业应纳企业所得税=138.17×15%-200×10%=0.73(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