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甲公司新项目权益资本成本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计算甲公司 2022 ~ 2027 年新项目的现金净流量和净现值(计算过程和结果填入下方 表格中),并从乙集团角度判断该项目是否在财务方面具有可行性。
假设甲公司投资该项目,且 2023 年末甲公司进行利润分配后预计净经营资产为 11 000 万元,计算 2023 年甲公司关键绩效指标的预计值,并指出甲公司反对投资该项目的主要 原因。

甲公司税后经营净利润= 3400×(1 - 25%)= 2550(万元)> 2500(万元)
甲公司净经营资产净利率= 2550÷8000 = 31.88% > 30%
甲公司完成年度考核目标。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无风险报酬率= 11% - 2.1×4% = 2.6%
卸载丙公司财务杠杆:β 资产= 2.1÷[1 +(1 - 25%)×(50000 - 30000)÷30000] = 1.4
加载项目财务杠杆:β 权益= 1.4×[1 +(1 - 25%)×4000÷(8000 - 4000)] = 2.45
甲公司新项目权益资本成本= 2.6% + 2.45×4% = 12.4%
甲公司新项目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12.4%×1/2 + 5.6%×1/2 = 9%
净现值大于 0,所以从乙集团角度看该项目可行。
计算说明(部分):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3000×(1 - 10%)÷5=540(万元)
折旧抵税 =540×25%=135(万元)
2024 年末税后维修支出 = - 200×(1 - 25%)= - 150(万元)
2027 年末固定资产变现价值 =200(万元)
固定资产变现损失抵税 =(3000 - 540×5 - 200)×25%=25(万元)
2023 年新项目产生的税后经营净利润=(2800 - 1600 - 540)×(1 - 25%)= 495 (万元)
2023 年预计甲公司税后经营净利润= 2550 + 495 = 3045(万元)> 3000(万元)
2023 年预计甲公司净经营资产净利率= 3045÷11000×100% = 27.68% < 31%
甲公司预计净经营资产净利率不能达到考核目标,所以甲公司反对投资该项目。

甲公司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股利支付率为 60%。公司 2022 年实现净利润 8000 万元, 提取 10% 法定公积金。甲公司 2022 年应分配现金股利( )万元。
甲公司 2022 年应分配现金股利 =8000×60%=4800(万元)。

甲公司采用随机模式管理现金。现金余额最低为 1500 万元,现金返回线为 3500 万元。当现 金余额为 8500 万元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现金余额的上限 =3×3500 - 2×1500=7500(万元),当现金持有量超过 7500 万元时,需要买入证券;当现金持有量不足 1500 万元时,需要卖出证券;当现金持有量介 于 1500 万元和 7500 万元之间时,不需要控制。甲公司当前现金持有量为 8500 万元,需要 买入证券,使现金持有量降至现金返回线,买入证券金额 =8500 - 3500=5000(万元)。选 项 B 当选。

剩余收益的优点:(1)使业绩评价与公司的目标协调一致,引导部门经理采 纳高于公司要求的税前投资报酬率的决策,避免了部门投资报酬率指标会使部门经理产生 “次优化”的行为;(2)允许使用不同的风险调整资本成本。剩余收益的缺点:(1)是 一个绝对数指标,不便于不同规模的公司和部门的业绩比较;(2)依赖于会计数据的质量。

战略地图中的内部业务流程维度由营运管理流程、顾客管理流程、创新管理流程和法规与社会流程四个流程组成。选项 A、B、C、D 均当选。

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目前股票每股市价为 40 元,未来 9 个月内不派发现金股利。市场 上有 A、B、C 三种以甲公司股票为标的资产的看涨期权,每份看涨期权可买入 1 股股票。 假设 A、B、C 三种期权目前市场价格均等于利用风险中性原理计算的期权价值。乙投资者 构建的期权组合相关资料如下:
9 个月无风险报酬率为 3%。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的影响。
要求:
设上行概率为 P,则:
3% = P×35% +(1 - P)×(- 20%)
解得:P = 0.4182,1 - P = 0.5818
股价上行时期权价值:
期权 A 的到期日价值= 40×(1 + 35%)- 28 = 26(元)
期权 B 的到期日价值= 40×(1 + 35%)- 50 = 4(元)
期权 C 的到期日价值= 40×(1 + 35%)- 39 = 15(元)
股价下行时期权价值:
期权 A 的到期日价值= 40×(1 - 20%)- 28 = 4(元)
期权 B 的到期日价值= 0(元)
期权 C 的到期日价值= 0(元)
A 的期权价值=(26×0.4182 + 4×0.5818)÷(1 + 3%)= 12.82(元)
B 的期权价值=(4×0.4182 + 0)÷(1 + 3%)= 1.62(元)
C 的期权价值=(15×0.4182 + 0)÷(1 + 3%)= 6.09(元)
投资组合的成本= 5000×12.82 + 5000×1.62 - 10000×6.09 = 11300(元)
股价上涨时:
股价= 40×(1 + 35%)= 54(元)
组合净损益= 5000×(54 - 28)+ 5000×(54 - 50)- 10000×(54 - 39)- 11300 =- 11300(元)
股价下跌时:
股价= 40×(1 - 20%)= 32(元)
组合净损益= 5000×(32 - 28)+ 0 - 11300 = 8700(元)
当 28 <股价≤ 39 时,期权组合的到期日价值= 5000×(股票市价- 28)+ 0 + 0, 股价为 39 元时,到期日价值达到最大,期权组合到期日最大价值= 5000×(39 - 28)+ 0 + 0 = 55000(元);当 39 ≤股价< 50 时,期权组合的到期日价值= 5000×(股票市价- 28)+ 0 - 10000×(股票市价- 39)= 250000 - 5000× 股票市价,股价为 39 元时,到 期日价值达到最大,期权组合到期日最大价值= 250000 - 5000×39 = 55000(元)。 综上,该期权组合到期日价值的最大值为 55000 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