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产品分配的机器调整作业 =1400÷(15 + 13)×15=750(万元),X 产品 分配的机加工作业 =960÷(40000 + 8000)×40000=800(万元),X 产品分配的间接成本 总额 =750 + 800=1550(万元),X 产品的单位间接成本 =1550×10000÷4000=3875(元 / 件)。选项 C 当选。

延期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总额保持稳定,超出特定业务量则 开始随业务量同比例增长的成本。选项 D 当选。

M 产品的边际贡献 =9000 - 8000=1000(万元),N 产品边际贡献 =8000 - 6000=2000(万元),因为两种产品的边际贡献都为正且 N 产品边际贡献大于 M 产品的边 际贡献,所以甲公司应停产 M 产品并生产 N 产品。选项 D 当选。

个人的效用偏好与最佳风险资产组合相独立(或称相分离),不受单个投资人 对待风险态度的影响,投资者个人对风险的态度仅仅影响借入或贷出的资金量,而不影响最佳风险资产组合。选项 C 不当选。

剩余收益的优点:(1)使业绩评价与公司的目标协调一致,引导部门经理采 纳高于公司要求的税前投资报酬率的决策,避免了部门投资报酬率指标会使部门经理产生 “次优化”的行为;(2)允许使用不同的风险调整资本成本。剩余收益的缺点:(1)是 一个绝对数指标,不便于不同规模的公司和部门的业绩比较;(2)依赖于会计数据的质量。

设上行概率为 P,则:
3% = P×35% +(1 - P)×(- 20%)
解得:P = 0.4182,1 - P = 0.5818
股价上行时期权价值:
期权 A 的到期日价值= 40×(1 + 35%)- 28 = 26(元)
期权 B 的到期日价值= 40×(1 + 35%)- 50 = 4(元)
期权 C 的到期日价值= 40×(1 + 35%)- 39 = 15(元)
股价下行时期权价值:
期权 A 的到期日价值= 40×(1 - 20%)- 28 = 4(元)
期权 B 的到期日价值= 0(元)
期权 C 的到期日价值= 0(元)
A 的期权价值=(26×0.4182 + 4×0.5818)÷(1 + 3%)= 12.82(元)
B 的期权价值=(4×0.4182 + 0)÷(1 + 3%)= 1.62(元)
C 的期权价值=(15×0.4182 + 0)÷(1 + 3%)= 6.09(元)
投资组合的成本= 5000×12.82 + 5000×1.62 - 10000×6.09 = 11300(元)
股价上涨时:
股价= 40×(1 + 35%)= 54(元)
组合净损益= 5000×(54 - 28)+ 5000×(54 - 50)- 10000×(54 - 39)- 11300 =- 11300(元)
股价下跌时:
股价= 40×(1 - 20%)= 32(元)
组合净损益= 5000×(32 - 28)+ 0 - 11300 = 8700(元)
当 28 <股价≤ 39 时,期权组合的到期日价值= 5000×(股票市价- 28)+ 0 + 0, 股价为 39 元时,到期日价值达到最大,期权组合到期日最大价值= 5000×(39 - 28)+ 0 + 0 = 55000(元);当 39 ≤股价< 50 时,期权组合的到期日价值= 5000×(股票市价- 28)+ 0 - 10000×(股票市价- 39)= 250000 - 5000× 股票市价,股价为 39 元时,到 期日价值达到最大,期权组合到期日最大价值= 250000 - 5000×39 = 55000(元)。 综上,该期权组合到期日价值的最大值为 55000 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