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甲公司2024年6月,按照1股换9股的比例实行股票分割,对甲公司的影响是(  )。
  • A.

    每股收益上升

  • B.

    资产负债率下降

  • C.

    每股面额下降

  • D.

    实体现金流量上升

本题来源: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真题(一)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股票分割会导致每股面值下降,每股收益下降,不影响资产负债率和实体现金流量。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

甲公司下设一投资中心,2024年该投资中心税前经营利润1600万元,平均净经营资产8000万元,该投资中心经理提出处置一经营资产的方案,资产净值2000万元,每年税前经营利润310万元。假设采用投资报酬率方法评价投资中心业绩,要求的税前投资报酬率为15%,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

    站在投资中心的角度可以实施该方案,站在公司的角度不可以实施该方案

  • B.

    站在投资中心和公司的角度都可以实施该方案

  • C.

    站在投资中心的角度不可以实施该方案,站在公司的角度可以实施该方案

  • D.

    站在投资中心和公司的角度都不可以实施该方案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处置经营资产前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1600÷8000×100%=20%,处置经营资产后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1600-310)÷(8000-2000)×100%=21.5%,处置该经营资产后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提高,站在投资中心的角度可以实施该方案。该经营资产的投资报酬率=310÷2000×100%=15.5%,大于公司要求的税前投资报酬率15%,故站在公司的角度不可以实施该方案。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债券偿还的方式中,属于滞后还款的有(  )。

  • A.

    发行新债券替换旧债券

  • B.

    以发行新债券获得的资金赎回旧债券

  • C.

    转为普通股

  • D.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答案解析
答案: A,B,C
答案解析:

债券在到期日之后偿还叫滞后偿还,滞后偿还有转期和转换两种形式。转期指将较早到期的债券转换成到期日较晚的债券,常见的方式包括直接以新债券兑换旧债券和用发行新债券得到的资金来赎回旧债券,选项A、B当选。转换通常指将债券转换为发行公司的股票,选项C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

公司采用平衡计分卡,下列属于内部业务流程维度指标的有(  )。

  • A.

    权益净利率

  • B.

    产品合格率

  • C.

    自由现金流量

  • D.

    生产负荷率

答案解析
答案: B,D
答案解析:

反映内部业务流程维度的常用指标有交货及时率、生产负荷率、产品合格率等,选项B、D当选。财务维度指标通常包括投资报酬率、权益净利率、经济增加值、息税前利润、自由现金流量、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等,选项A、C属于财务维度指标。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

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时,需要进行成本还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

    成本还原的对象是产品成本中所耗用的半成品项目

  • B.

    成本还原需要从后面一个步骤往前逐步推算分解,还原成以前的成本项

  • C.

    还原后的各成本要素汇总金额与还原前的成本汇总金额不同

  • D.

    能全面地反映各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

答案解析
答案: A,B
答案解析:

还原后的各成本要素汇总金额与还原前的成本汇总金额相同,否则成本还原就失去了意义,选项C不当选。通过成本还原,仅能够求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选项D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甲公司是一家制药公司,下设一家子公司乙,甲公司生产用于加工成品药的A、B产品,乙公司将A产品进一步加工为成品药C产品,甲公司A产品可以按市场价格390元/千克对外销售,也可以按内部转移价格360元/千克对乙公司销售。乙公司也可以从市场采购A产品。

(1)甲公司的A、B产品均存在萃取环节,都需使用萃取反应釜,该设备是公司的约束资源,年加工能力7.5万小时,假设产品当年生产,当年销售,年初年末均无库存。2024年A、B产品相关资料如下:

(2)假设根据市场需求变化,2025年只生产并销售A产品,预计销量达到250000千克,但需新购反应釜设备,使A产品加工能力增加至14万小时,2025年固定制造费用在2024年基础上增加287.5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保持不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单位变动制造成本=120+60+20=200(元/千克)

A产品内部转移价格合理区间应大于单位变动制造成本,小于市场价格,即200~390元/千克,所以360元/千克的内部转移价格合理。

[要求2]
答案解析:

A产品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390-120-60-20)÷0.5=380(元/小时)

B产品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220-40-30-15)÷0.25=540(元/小时)

B产品的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大于A产品,所以应当优先生产B产品,再生产A产品。

B产品的产量100000千克,

A产品产量=(75000-100000×0.25)÷0.5=100000(千克)

固定制造费用=150000×24+100000×16=5200000(元)

税前经营利润总额=(390-120-60-20)×100000+(220-40-30-15)×100000-5200000=27300000(元)

[要求3]
答案解析:

设最低售价为P元,则:

27300000=250000×(P-200)-5200000-2875000

解得:P=341.5(元/千克)

[要求4]
答案解析:

甲公司剩余产能=140000-250000×0.5=15000(小时)

接受丙客户需要的产能=60000×0.5=30000(小时)

甲公司需要放弃原来的订单量=(30000-15000)÷0.5=30000(千克)

设可接受订单的最低售价为P元,则:

60000×(P-200)-30000×(390-200)-1200000>0

解得:P>315(元)

甲公司可接受订单的最低售价是315元,应该接受当前订单。

[要求5]
答案解析:

单位固定制造费用=(5200000+2875000)÷(250000+25000)=29.36(元/千克)

单位制造成本=120+60+20+29.36=229.36(元/千克)

投标报价=229.36×(1+50%)=344.04(元/千克)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