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题考查积极防范和化解直接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风险。
从实践来看,各国政府都十分关注直接显性债务,而往往忽视直接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因为直接显性债务主要是公债,是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行事,即通过国家预算加以安排【选项A】,受立法机构的审批和监督,具有明确的刚性、透明性和法制性特征【选项B】。对到期的直接显性债务,政府必须履行还本付息的义务,否则政府诚信将受损【选项D】。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2021年1月1日后,制造业为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2021年1月1日后,制造业为200%)在税前摊销。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
我们在衡量财政支出的规模时,用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从广义上说,税收分成属于( )。
本题考查政府间转移支付概述。
纵向转移支付是自上而下的纵向资金转移,主要方法是拨付补助金。补助金又分为一般补助金和专项补助金。一般补助金是为了使下级同层次的预算主体具有大体均衡的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公平的目标。专项补助金是特定用途的补助,是为了体现上级预算的政策调整意图,实现效率的目标。从广义上说,共享税或税收分成也属于纵向转移支付。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甲将原值28万元的房产评估作价30万元投资乙企业,乙企业办理产权登记后将该房产借给丙使用。甲购买了一套价值50万元的房产,分期付款20年,将此房屋作股投资到本人独资经营的企业。甲继承了一套价值30万元的房产,市价35万元,过户给儿子作为婚房。
上述房产价值均不含增值税,契税税率3%。
根据上述材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考查契税。
甲应缴纳契税=50×3%=1.5(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契税。
以房产作为投资或作股权转让属房屋产权转移,应根据国家房地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房屋产权交易和产权变更登记手续,视同房屋买卖,由产权承受方缴纳契税。乙企业按房产的评估作价入股金额计算契税,应纳契税=30×3%=0.9(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契税。
乙将房屋借给丙使用,未发生产权转移,丙不需要缴纳契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契税。
房屋赠与,房屋的受赠人要按规定缴纳契税,甲的儿子应缴纳契税=35×3%=1.05(万元)。土地使用权赠与、 房屋赠与以及其他没有价格的转移土地、 房屋权属行为, 为税务机关参照土地使用权出售、 房屋买卖的市场价格依法核定的价格。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契税。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变更土地、房屋权属的,免征契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某饮料生产企业甲(属于制造企业,以下简称“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80000万元,自行核算的2021年度会计利润为5600万元,2022年5月经审核,发现如下事项:
(1)境内自行研发发生研发费用450万元,委托境内某企业进行研发,支付研发费300万元。研发支出未形成无形资产。
(2)投资收益中直接投资非上市居民企业分回的股息200万元。
(3)成本费用中实际发放员工工资15000万元(含支付临时工工资200万元、季节工工资300万元);另根据合同约定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2000万元,由其发放派遣人员工资。
(4)成本费用中含职工福利费2355万元。
(5)营业外支出共计150万元,其中合同违约金40万元,税收滞纳金5万元,被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罚款3万元,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18万元。
根据上述材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企业委托外部机构或个人开展研发活动的支出,按照研发支出的80%计入委托方研发费用,作为加计扣除的计算基数。制造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1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研发支出应调减的应纳税所得额=(450+300×80%)×100%=69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甲企业直接投资非上市居民企业分回的股息免征企业所得税,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0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临时工工资、季节工工资作为计算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的基数;直接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费用作为劳务费支出,不作为计算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的基数。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15000×14%=2100(万元),小于实际发生额,按限额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355-2100=255(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税收滞纳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罚款、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3+18=26(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甲企业2021年应纳税所得额=5600-690-200+255+26=4991(万元)。甲企业2021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4991×25%=1247.75(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