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组合题]乙企业为一家手机制造企业,2024年度会计自行核算取得主营业务收入5 0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 000万元,营业外收入500万元,应扣除的主营业务成本1 000万元,其他业务成本300万元,营业外支出100万元,管理费用600万元,销售费用600万元,财务费用500万元。企业自行核算实现年度利润3 400万元。2025年年初聘请某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发现如下问题:(1)管理费用中包含业务招待费60万元。(2)研发过程中实际发生新产品研发费300万元,形成无形资产用于生产。(3)扣除的成本和费用中,包含实发工资500万元,职工福利费8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30万元。(4)营业外支出包括乙企业直接向贫困地区一所学校捐款50万元。(5)乙企业通过其设立在境外C国的办事处,在C国销售手机取得收入200万元(折合成人民币),办事处发生的销售成本为50万元(折合成人民币),未计入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已就这笔销售利润在C国缴纳当地企业所得税30万元(折合成人民币)。其他相关资料:我国对居民企业境外所得实行限额抵免法。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要求1]乙企业业务招待费支出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    )万元。
  • A、30
  • B、36
  • C、60
  • D、75
[要求2]乙企业新产品研发费用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    )万元。
  • A、0
  • B、225
  • C、300
  • D、600
[要求3]乙企业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    )万元。
  • A、0
  • B、10
  • C、80
  • D、100
[要求4]乙企业向贫困地区捐款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    )万元。
  • A、0
  • B、50
  • C、60
  • D、408
[要求5]乙企业这笔境外所得进行税收抵免后应向我国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    )万元。
  • A、0
  • B、7.5
  • C、30
  • D、37.5
本题来源:2025年《财政税收》模考二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依据题干数据,发生额的60%=60×60%=36(万元),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5 000+1 000)×5‰=30(万元)。36万元>30万元,则税前准予扣除3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0-30=3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要求2]
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依据题干数据,乙企业新产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300×200%=600(万元),则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60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要求3]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500×14%=70(万元),实际发生8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0-70=10(万元)。

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职工教育经费支出扣除限额=500×8%=40(万元),实际发生30万元,无需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所以,职工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要求4]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公益性捐赠支出,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乙企业直接向贫困地区一所学校捐款属于非公益性捐赠支出,禁止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要求5]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乙企业境外所得抵免限额=(200-50)×25%=37.5(万元)。在境外已纳所得额30万元,乙企业境外所得抵免额为30万元,境外所得抵免后应向我国缴纳企业所得税=37.5-30=7.5(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企业当年发生以及以前年度结转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3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依据题干数据,会计利润=2 000+220-1 550-200-100=370(万元)。捐赠扣除限额=370×12%=44.4(万元)。实际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90万元,税前准予扣除44.4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下列财政补贴中,属于分配环节的是(    )。
  • A.

    职工副食品补贴

  • B.外贸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补贴
  • C.

    税收支出

  • D.工矿产品价格补贴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补贴支出。

按财政补贴的环节分类,可以分为生产环节的补贴、流通环节的补贴、分配环节的补贴和消费环节的补贴。其中,属于分配环节的补贴主要有财政贴息和税收支出等。

【选项A错误】属于消费环节的补贴主要有职工副食品价格补贴等。

【选项B错误】属于流通环节的补贴主要有农副产品价格补贴、商业和外贸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补贴等。

【选项D错误】属于生产环节的补贴主要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工矿产品价格补贴、生产企业的政策性亏损补贴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关税的征收管理。

关税滞纳金自关税缴纳期限届满滞纳之日起,至纳税人缴纳关税之日止,按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比例按日征收关税滞纳金,周末或法定节假日不予扣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非居民仅应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 B.居民取得综合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办理纳税申报
  • C.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由扣缴义务人进行申报
  • D.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
  • E.扣缴义务人没有义务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答案解析
答案: A,B,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选项C错误】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15日内,向其中一处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选项E错误】扣缴义务人应当依法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D。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税收在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 A.调节产业结构
  • B.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
  • C.调节居民个人的收入水平
  • D.调节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 E.调节资源在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分配
答案解析
答案: B,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政策工具。

税收在实现收入公平分配中的作用。这主要是通过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选项B】和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选项C】来实现的。

【选项A、D、E错误】税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表现在:

①调节资源在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分配。

②调节资源在产业之间的配置,即调节产业结构。

③调节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企业和居民)之间的配置。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