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2024年10月,某中国居民因出租住房给张某用于经营餐馆,月租金收入为5 000元。根据规定,该居民本月应纳个人所得税(    )元。(不考虑其他税费)
  • A.800
  • B.420
  • C.400
  • D.840
本题来源:2024年《财政税收》模考二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 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财产租赁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依据题干数据,本月应纳个人所得税=5 000×(1-20%)×20%=80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某公司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23年6月份销售房屋,实现含增值税售价900万元,该房屋系自建,建造成本为600万元,该项业务应纳增值税(    )万元。
  • A.42.86
  • B.26.21
  • C.14.29
  • D.8.74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其自建的不动产,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

依据题干数据,该项业务应纳增值税=900÷(1+5%)×5%=42.86(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一个较好的税收制度,应当选择税源广大、收入稳定的征收对象,而且征收阻力较小,便于把应收的税收更好地收上来。这体现了税收的(    )。
  • A.弹性原则
  • B.配置原则
  • C.普遍原则
  • D.充裕原则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税收原则。

税收的财政原则包括:①充裕原则;②弹性原则;③便利原则;④节约原则。其中,充裕原则是对税收作为财政收入形式的必然要求。一个较好的税收制度,应当选择税源广大、收入稳定,而且征收阻力较小的征收对象,便于把应收的税收更好地收上来。

【选项A错误】弹性原则是指税收收入应能随着财政支出的需要进行调整。

【选项B错误】配置原则是指税收活动必须遵循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的原则。

【选项C错误】普遍原则是指除特殊情况外,税收应由本国全体公民共同负担。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

某高校吴教授取得翻译收入20 000元,该项翻译收入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款(    )元。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
级数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20 000元的200
2超过20 000元至50 000元的部分302 000
3超过50 000元的部分407 000
  • A.3 200
  • B.2 240
  • C.1 280
  • D.1 428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翻译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预扣预缴税款时,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每次收入4 000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20%计算。依据题干数据,该项翻译收入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20 000×(1-20%)=16 000(元)。劳务报酬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

依据题干数据,该项翻译收入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16 000×20%=3 20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货币供应量超过经济过程对货币的实际需要量,其功能是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的货币政策类型是(    )。
  • A.稳健的货币政策
  • B.中性货币政策
  • C.紧缩性货币政策
  • D.扩张性货币政策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政策概述。

从总量调节出发,货币政策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扩张性货币政策;②紧缩性货币政策;③中性货币政策。其中,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指货币供应量超过经济过程对货币的实际需要量,其功能是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

【选项A错误】从总量调节出发,货币政策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扩张性货币政策;②紧缩性货币政策;③中性货币政策,其中不包括稳健的货币政策。

【选项B错误】中性货币政策是指货币供应量大体上等于经济过程对货币的实际需要量,对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状况不产生影响。

【选项C错误】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货币供应量小于经济过程对货币的实际需要量,其主要功能是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对100%直接控制的居民企业之间按账面净值划转股权或资产,凡具有合理商业目的,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股权或资产划转后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被划转股权或资产原来实质性经营活动,且划出方企业和划入方企业均未在会计上确认损益的,可以选择的税务处理有(    )。
  • A.划出方企业和划入方企业均不确认所得
  • B.划入方企业取得被划转股权或资产的计税基础,以被划转股权或资产的原账面净值确定
  • C.划入方企业取得的被划转资产,应按其原账面净值计算折旧扣除
  • D.划入方企业取得的被划转资产,应按其公允价值计算折旧扣除
  • E.划入方企业取得被划转股权或资产的计税基础,以被划转股权或资产的重置成本确定
答案解析
答案: A,B,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资产的税务处理。

对100%直接控制的居民企业之间,以及受同一或相同多家居民企业100%直接控制的居民企业之间按账面净值划转股权或资产,凡具有合理商业目的,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股权或资产划转后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被划转股权或资产原来实质性经营活动,且划出方企业和划入方企业均未在会计上确认损益的,可以选择按以下规定进行特殊性税务处理:

①划出方企业和划入方企业均不确认所得。【选项A】

②划入方企业取得被划转股权或资产的计税基础,以被划转股权或资产的原账面净值确定。【选项B】

③划入方企业取得的被划转资产,应按其原账面净值计算折旧扣除。【选项C】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C。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