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题考查船舶吨税。
非机动驳船按相同净吨位船舶税率的50%计征税款。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
【选项D错误】根据“经济发展阶段论”,当经济发展进入中期阶段以后,政府的投资便开始转向对私人投资起补充作用的方面,公共投资的规模虽有可能减少,但由于这一时期,市场失灵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阻碍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的关键因素,从而要求政府部门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对经济的干预显然要以公共支出的增长为前提。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关税的纳税人。
货物的纳税人是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物品的纳税人是进境物品的所有人,包括:入境时随身携带行李、物品的携带人【选项A】,各种入境运输工具上携带自用物品的持有人【选项B】,馈赠物品以及其他方式入境个人物品的所有人【选项D】,进口个人邮件的收件人【选项C】。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CD。

本题考查税款征收的管理。
【选项B错误】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是行政强制的一种,是对纳税人拖欠税款的行为由税务机关采取的一种行政强制执行措施。
【选项C错误】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担保的税款,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选项E错误】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对有关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未缴纳的滞纳金同时强制执行。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D。

本题考查城镇土地使用税。
免税单位无偿使用纳税单位的土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对企业厂区(包括生产、办公及生活区)以内的绿化用地,应照章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依据题干数据,该厂厂区全年应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50 000-1 200)×4=195 20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城镇土地使用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平方米)为计税依据,在本题中即指“占地面积6 000平方米”。由于该厂办公楼10层中有7层由政府机关占用,所以该厂自己占用的为30%的面积。
依据题干数据,该厂办公楼全年应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6 000×30%×4=7 20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城镇土地使用税。
免税单位无偿使用纳税单位的土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城镇土地使用税。
免税单位无偿使用纳税单位的土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城镇土地使用税。
对地下建筑用地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时,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即暂按应征税款的50%征收。
依据题干数据,该厂地下建筑物占地全年应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 500×25%×4×50%=25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企业在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房屋、建筑物除外),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本题中设备购置价为600万元,不得税前一次性扣除,可以选择同会计的处理,以计提折旧的方式税前扣除。新购入的固定资产,自投入使用的次月起开始计提折旧。本题是2024年12月购入,于2025年1月起计提折旧。因此,2024年12月准予扣除的数额为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纳税调减=500+(700-100-500)×50%=55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业务(4)的研发费用: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纳税调减=300×100%=300(万元)。
业务(4)的业务招待费: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1=(8 000+700)×5‰=43.5(万元),扣除限额2=80×60%=48(万元),业务招待费纳税调增=80-43.5=36.5(万元)。
业务(5)广告费:广告费扣除限额=(8 000+700)×15%=1 305(万元)<实际发生额1 50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 500-1 305=195(万元)。
业务(4)(5)合计纳税调减68.5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按照100%加计扣除,因此残疾人工资纳税调减50万元。
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400×14%=56(万元)<实际发生额120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20-56=64(万元)。
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400×8%=32(万元)<实际发生额33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3-32=1(万元)。
拨缴工会经费扣除限额=400×2%=8(万元)<实际发生额18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8-8=10(万元)。
业务(8)合计纳税调增=64+1+10-50=25(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研发设备600万元,从2024年1月起计算折旧扣除,2023年度不计算折旧扣除。
会计利润=8 000-5 100+700-100-800-1 800-200+150+180-130-200=700(万元)
业务(7):取得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应纳税调减150万元。
业务(9):税收滞纳金和补缴高管个人所得税,不得在税前扣除。纳税调增=7+15=22(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700会计利润-550技术转让所得纳税调减-300研发费用纳税调减+36.5业务招待费纳税调增+195广告费纳税调增-150国债利息收入纳税调减-50残疾职工工资纳税调减+64职工福利费纳税调增+1职工教育经费纳税调增+10工会经费纳税调增+22税收滞纳金和补缴高管个人所得税纳税调增=-21.5(万元),应缴纳企业所得税0。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或Ctrl+D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