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总机构和二级分支机构,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
- B、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
- C、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由总机构和二级分支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分别核定
- D、总机构应将本期企业应纳所得税额的50%,在每月或季度终了后15日就地申报预缴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该企业应缴纳企业所得税:1 000×25%=250(万元)。
本题考查跨地区经营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
跨地区经营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中,总机构和二级分支机构应分期预缴企业所得税,其中50%在各二级分支机构之间分摊缴纳,50%由总机构分摊缴纳。总公司在北京就地分摊预缴的企业所得税:250×50%=125(万元)。
本题考查跨地区经营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
二级分支机构分摊比例=0.35×(该二级分支机构营业收入÷各二级分支机构营业收入之和)+0.35×(该二级分支机构职工薪酬÷各二级分支机构职工薪酬之和)+0.3×(该二级分支机构资产总额÷各二级分支机构资产总额之和),即0.35×9 000÷(9 000+5 000)+0.35×220÷(220+130)+0.3×3 000÷(3 000+3 000)=0.595,B公司就地分摊预缴的企业所得税=125×0.595=74.375(万元)。
本题考查跨地区经营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
C公司预缴企业所得税:125-74.375=50.625(万元)。
本题考查跨地区经营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
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由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具体核定,选项C说法错误。

本题考查公债的持有者。
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公债的持有者通常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政府机构、企业和个人。选项C说法错误。

本题考查关税的特定减免税。
特定减免税也称政策性减免税,主要包括科教用品(选项A)、残疾人专用品、加工贸易产品、边境贸易进口物资(选项B)、保税区进出口货物(选项C)、出口加工区进出口货物、国家鼓励发展的国内投资项目和外商投资项目进口设备等。选项D、E属于关税的法定减免税。

本题考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领取条件。
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年满60周岁(选项B)、累计缴费满15年(选项C),且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选项D),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本题考查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是一国货币当局执行货币政策时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按其性质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其中,一般性政策工具时中央银行运用最多的传统工具,具体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选项A)、再贴现率(选项D)和公开市场业务(选项C)。

本题考查税负转嫁的形式。
税负转嫁的基本形式有以下四种:前转、后转、消转和税收资本化。其中,前转亦称“顺转”,是指纳税人在进行货物或劳务交易时通过提高价格的方法将其应负担的税款向前转移给货物或劳务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的形式。前转是税负转嫁最典型和最普通的形式,多发生在货物和劳务征税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