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题考查税负转嫁的形式。
税负转嫁的基本形式有以下四种:前转、后转、消转和税收资本化。其中,前转亦称“顺转”,是指纳税人在进行货物或劳务交易时通过提高价格的方法将其应负担的税款向前转移给货物或劳务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的形式。前转是税负转嫁最典型和最普通的形式,多发生在货物和劳务征税上。

某铁矿山2021年3月份于甲地开采铁原矿5 000吨,当月直接对外销售800吨,售价为500元/吨,另移送原铁矿1 000吨至乙地工厂,用于继续生产铁精粉1 200吨;4月份又销售已开发铁原矿800吨,售价为600元/吨,销售自产铁精粉300吨,售价为1 100元/吨;5月份将铁精粉200吨用于继续冶炼生产非应税产品;6月份该企业将自采铁原矿500吨用于偿债,铁原矿市价为700元/吨。铁原矿资源税税率为3%;铁精粉资源税税率为2%。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考查资源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移送铁原矿1 000吨至乙地工厂生产铁精粉不缴纳资源税,故3月份应缴纳的资源所得税税额=800×500×3%=12 000 (元)。
本题考查资源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4月份应缴纳的资源税税额=600×800×3%+1 100×300×2%=21 000(元)。
本题考查资源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纳税人自用应税产品应当缴纳资源税的情形,包括纳税人以应税产品用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捐赠、偿债、赞助、集资、投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利润分配或者连续生产非应税产品等。因此,将铁精粉用于继续冶炼生产非应税产品需缴纳资源税。依据题干数据,5月份应缴纳的资源税税额=200×1 100×2%=4 400(元)。
本题考查资源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纳税人自用应税产品应当缴纳资源税的情形,包括纳税人以应税产品用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捐赠、偿债、赞助、集资、投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利润分配或者连续生产非应税产品等。因此,将自采铁原矿用于偿债需缴纳资源税。依据题干数据,6月份应缴纳的资源税税额=500×700×3%=10 500(元)。
本题考查资源税的征收管理。
纳税人应当在矿产品的开采地或者海盐的生产地缴纳资源税。

根据关税的税收优惠,下列可以享受特定减免税的物品有( )。
本题考查关税的特定减免税。
特定减免税也称政策性减免税,主要包括科教用品(选项A)、残疾人专用品、加工贸易产品、边境贸易进口物资(选项B)、保税区进出口货物(选项C)、出口加工区进出口货物、国家鼓励发展的国内投资项目和外商投资项目进口设备等。选项D、E属于关税的法定减免税。

本题考查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依据。
《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纳税;用于其他方面的,于移送使用时纳税。这里所说“用于其他方面”是指纳税人用于生产应税消费品、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机构、提供劳务以及用于馈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方面的应税消费品。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
皮考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因素归结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种。其中,在正常条件下,在税收政策不变的条件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政府所征得的税收收人必然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政府公共支出的上升必然会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公共收入的增加呈线性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