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项C,企业采购的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的特定商品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甲公司某项库存商品2021年12月31日的账面余额为40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万元。2022年5月15日,甲公司将上述商品全部对外出售,售价为35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45.5万元,收到款项已存入银行。则甲公司出售商品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的金额为( )万元。
甲公司出售商品结转主营业务成本金额=400-70=330(万元)。结转成本账务处理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330
存货跌价准备70
贷:库存商品400

甲企业为制造企业,6月A材料的购进、发出和储存情况如下:月初A材料结存400件,金额为4000万元。本月6日、20日和28日分别购买A材料600件、700件和400件,单价分别为12万元、13万元和14万元。本月10日、26日分别发出500件和900件。本月发出的材料中,90%用于产品生产,4%为企业管理部门耗费,6%为销售部门耗费。假定本期生产的产品全部未对外销售。若该企业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成本,则发出材料计入销售费用的金额为( )万元。
6月6日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4000+600×12)/(400+600)=11.2(万元),6月20日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4000+600×12-500×11.2+700×13)/(400+600-500+700)=12.25(万元),本月发出材料成本=11.2×500+12.25×900=16625(万元),其中6%为销售部门耗费,因此发出材料计入销售费用的金额=16625×6%=997.5(万元)。

接以上第6题,若该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材料成本,则月末结存A材料的金额为( )万元。
本月发出材料成本=4000+100×12+500×12+400×13=16400(万元),月末结存A材料成本=(4000+600×12+700×13+400×14)-16400=9500(万元)。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020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A产品账面余额为40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70万元。2021年5月20日,甲公司将上述A产品对外出售70%,售价为20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26万元,款项已收讫。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甲公司销售A产品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226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6
借:主营业务成本231
存货跌价准备(70×70%)49
贷:库存商品280
剩余30%的A产品账面价值=(400-70)×30%=99(万元)。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买及销售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所得税税率为25%,材料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日常核算。该公司2021年5月末结存存货200万元,全部为A产品,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零。该公司按月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公司6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6月5日购买B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9万元,款项已付讫。购入该批原材料发生运输费、保险费、装卸费共计6万元,该原材料已验收入库。假设不考虑运输费、保险费、装卸费的增值税。
(2)6月12日销售A产品一批,销售价格为200万元(不含增值税税额),实际成本为160万元,商品控制权已经转移给客户,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但货款尚未收到。销售过程中发生相关费用4万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3)6月15日为建造生产用厂房领用B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为60万元,公允价值为72万元,应由该批原材料负担的增值税税额为7.8万元。
(4)本月领用B材料120万元用于生产A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加工成本20万元,均为职工薪酬(尚未支付)。本月产成品完工成本为140万元,月末无在产品。
(5)月末发现盘亏B材料一批,经查属自然灾害造成的毁损,已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该批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3万元。
(6)甲公司6月末结存B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100万元,A产品可变现净值为140万元。6月末无其他存货。
要求:编制上述经济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
(1)
借:原材料——B材料(300+6)30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9
贷:银行存款345
(2)
借:应收账款226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6
借:主营业务成本160
贷:库存商品——A产品160
借:销售费用4
贷:银行存款4
(3)
借:在建工程60
贷:原材料——B材料60
(4)
借:生产成本——A产品120
贷:原材料——B材料120
借:生产成本——A产品20
贷:应付职工薪酬20
借:库存商品——A产品140
贷:生产成本——A产品140
(5)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10
贷:原材料——B材料10
借:营业外支出1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10
(6)6月末库存B材料的账面成本=306-60-120-10=116(万元),可变现净值为100万元,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6万元。库存A产品的账面成本=200-160+140=18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140万元,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56
贷:存货跌价准备——A产品40
——B材料16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56×25%)14
贷:所得税费用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