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下列有关仲裁的表述中,不符合仲裁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 A.仲裁应当开庭进行,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除外
  • B.仲裁庭由1名或3名仲裁员组成
  • C.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 D.财产继承纠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农业承包合同纠纷均可以适用《仲裁法》
本题来源:第一章 奇兵制胜练习题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仲裁法》的适用范围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纠纷,与人身有关的纠纷不能仲裁。劳动争议以及农业承包合同发生纠纷适用专门的仲裁程序,不适用《仲裁法》,选项D当选。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小孙的外婆,在其父母不在场的情况下,私下赠送给12岁的小孙一块价值10000元的玉佩,关于该赠与行为法律效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无效法律行为
  • B.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
  • C.可撤销的法律行为
  • D.有效的法律行为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够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法律行为。选项D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对于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约定履行期限之债的诉讼时效,自履行期限届满之日开始计算

  • B.

    不作为义务之债的诉讼时效,自债务人开始不作为之日开始计算

  • C.

    附条件之债的诉讼时效,自该条件成就之日起计算

  • D.

    附期限之债的诉讼时效,自该期限届至之日起计算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不作为义务之债的诉讼时效,自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债务人作为之时开始计算,未约定履行期限之债的诉讼时效,自权利人提出履行要求之日起开始计算,选项 B 当选。

【知识链接】

诉讼时效起算点的具体规定:

侵权行为

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事实和加害人之时起

人身损害赔偿

①伤害明显:从受伤之日起;

②伤害需经检査确诊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

约定履行期限

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

未约定履行期限

依照《民法典》可以确定履行期限的

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

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

①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

②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

分期履行

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

不作为

从债权人得知或者应当知道债务人作为之时

附条件、期限

从该条件成就之日、该期限届至之日起

国家赔偿

从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

从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

前提: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从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李某租赁孙某一套住房,租赁期间为 2020 年1月 1日至 12月 31日,约定 2020 年7月1日之前支付房租,但李某一直未付房租,孙某也未催要,2022年12月1日,该地区发生 洪水,危害直至 2023年2月1日才消除,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孙 某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期间是(    )。
  • A.2023年7月1日之前
  • B.2023年8月1日之前
  • C.2023年9月1日之前
  • D.2024年8月1日之前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孙某应当知道自己权利受损害之日为2020年7月1日,从此时开始算诉讼时效,截至2023年7月1日,则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是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1日,洪水2023年2月1日才消除,在最后6个月期间内,引起诉讼时效中止,从消除之日起加6个月就是诉讼时效届满日,即2023年8月1日。选项B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

下列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的有(    )。

  • A.

    赵某因受乙公司欺诈,与乙公司签订100万元的买卖合同

  • B.

    15周岁的钱某独立与甲公司签订了专利权转让合同

  • C.

    丙公司为了增加进项税额,与丁公司签订的虚假原材料采购合同

  • D.

    孙某从李某手中购入项链一条,双方签订合同时均认为是24K金项链,后发现该项链仅为18K金

答案解析
答案: A,D
答案解析: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选项 A 当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以外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否则效力待定,选项 B 不当选;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选项 C 不当选;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选项 D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判断题]

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作出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

  • A.正确
  • B.错误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当事人不服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而非作出)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本题表述错误。

知识链接: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