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选项 A 当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以外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否则效力待定,选项 B 不当选;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选项 C 不当选;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选项 D当选。

(2025 年变动知识点)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下列关于撤销权行使期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显失公平当事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 1 年内行使,选项A 不当选;重大误解当事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 90 日内行使,选项 B 不当选;受胁迫当事人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 1 年内行使撤销权,选项 C 不当选;当事人自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 5 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选项 D 当选。
【知识链接】
撤销权的存续期间
权利人的状态 | 撤销权的存续时间 | ||
起算时间 | 时长 | ||
权利人不知道可以撤销 | 发生之日起 | 5年内 | |
权利人知道可以撤销 | 表明放弃 | 撤销权直接消灭 | |
受胁迫 | 终止之日起 | 1年内 | |
重大误解 | 知道之日起 | 90日内 | |
受欺诈、显失公平 | 知道之日起 | 1年内 | |

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不能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这体现了仲裁的一裁终局原则。( )
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不能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这体现了仲裁的一裁终局原则。本题表述正确。
【知识链接】


下列关于再审程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 申请再审。选项D当选。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 6 个月内,因一定事由的发生可导致诉讼时效中止。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事由中,能够导致诉讼时效中止的是( )。
权利人提起诉讼、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义务的要求属 于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选项 A、B、C 不当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 6 个月内,发生不可抗力导致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导致诉讼时效中止,选项 D 当选。
【知识链接】
中止事由:
不可抗力 | 如自然灾害、军事行动等 |
其他障碍 | ①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代理人缺位); ②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继承人缺位); ③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等(权利人受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