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本题来源:第一章 奇兵制胜练习题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孙某应当知道自己权利受损害之日为2020年7月1日,从此时开始算诉讼时效,截至2023年7月1日,则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是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1日,洪水2023年2月1日才消除,在最后6个月期间内,引起诉讼时效中止,从消除之日起加6个月就是诉讼时效届满日,即2023年8月1日。选项B当选。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关于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行政法部门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构成的

  • B.

    国际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 C.

    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 D.

    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是规范性法律文件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所谓行政法部门是规范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这些规范从法律渊源上来讲,可以来源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选项 A 不当选。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是由现行国内法组成的,不包含国际法,选项 B 不当选。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选项 C 当选。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法律部门,选项 D 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对于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约定履行期限之债的诉讼时效,自履行期限届满之日开始计算

  • B.

    不作为义务之债的诉讼时效,自债务人开始不作为之日开始计算

  • C.

    附条件之债的诉讼时效,自该条件成就之日起计算

  • D.

    附期限之债的诉讼时效,自该期限届至之日起计算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不作为义务之债的诉讼时效,自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债务人作为之时开始计算,未约定履行期限之债的诉讼时效,自权利人提出履行要求之日起开始计算,选项 B 当选。

【知识链接】

诉讼时效起算点的具体规定:

侵权行为

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事实和加害人之时起

人身损害赔偿

①伤害明显:从受伤之日起;

②伤害需经检査确诊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

约定履行期限

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

未约定履行期限

依照《民法典》可以确定履行期限的

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

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

①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

②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

分期履行

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

不作为

从债权人得知或者应当知道债务人作为之时

附条件、期限

从该条件成就之日、该期限届至之日起

国家赔偿

从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不计算在内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

从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

前提: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从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法律行为有效。本题表述正确。

【知识链接】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主体

界定

除另有规定,8周岁≤年龄<18周岁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情形

效力样态

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

有效

自己独立实施纯获益、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事项

自己独立实施其他事项

效力待定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当事人不服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而非作出)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本题表述错误。

知识链接: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重新达成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本题表述错误。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