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戚某对当地执法部门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服,起诉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作出了不予立案的裁定。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向(  )提起上诉。
  • A.当地执法部门
  • B.上一级人民法院
  • C.当地执法部门的主管机关
  • D.当地执法部门和人民法院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人民法院在接到原告的起诉状后,应当登记立案。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在7日内作出立案或不予立案的裁定,原告对不予立案的裁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裁定书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六节 行政诉讼程序
去题库练习
拓展练习
第1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下列关于起诉事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
  • B.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补正的内容
  • C.受诉人民法院自收到起诉状之日起7日内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以立案裁定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
  • D.认为国务院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当事人可以单独就规范性文件提起诉讼
  • E.不经行政复议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起诉,法律另有规定除外
答案解析
答案: B,C,E
答案解析:(1)选项A,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2)选项D,规范性文件只能附带性审查,不能单独提起行政诉讼。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海岭区城建局批复同意当地某商业银行住宅楼选址,并向其颁发许可证。拟建的银行住宅楼与杨某等90户居民居住的住宅楼间距为8.6米。杨某等30户居民认为,海岭区城建局的该批准行为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遂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根据《行政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关于本案的起诉要求和诉讼资格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杨某等30户居民推选2至5名诉讼代表人参加诉讼
  • B.法院如果发现该许可行为违法,可以作出撤销判决
  • C.法院可以通知未起诉的60户居民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 D.杨某等30户居民提交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证据材料后,法院才能受理
  • E.因海岭区城建局的该批准行为涉及杨某等人的合法权益,故杨某等人有权提起行政诉讼
答案解析
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根据规定,原告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原告是符合《行政诉讼法》第25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原告需要提供上述证明材料证明自己符合法定的起诉条件。所以选项D正确。根据规定,如果同案原告为10人以上,则由推选产生的2~5名当事人作为诉讼代表人参加诉讼。所以选项A正确。法院“应当”通知未起诉的60户居民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所以选项C错误。被诉的银行住宅楼规划目前仅是“拟建”而尚未建设,撤销违法规划不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所以法院可以作出撤销判决。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2022年底,戚某按照县税务局要求缴纳一笔税款,2024年初,戚某发现多缴税款39万元,5月15日,戚某向县税务局提交要求退还多缴税款的书面申请。县税务局于5月25日作出不予退还税款的决定。戚某在复议机关市税务局作出维持县税务局不予退还的复议决定后,依法向法院起诉。下列关于本案复议与诉讼事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本案被告仅为县税务局
  • B.市税务局是诉讼中的第三人
  • C.戚某可以不经复议直接就县税务局不予退还税款的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
  • D.法院应当在审查县税务局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同时,一并审查市税务局复议决定的合法性
  • E.法院审理此案应当就县税务局作出的不予退还税款决定进行事实审和法律审,并可适用司法解释
答案解析
答案: D,E
答案解析:

经过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维持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和作出原行政行为的机关为共同被告,故县税务局和市税务局是共同被告。所以选项A、B错误。行政机关不予退还税款的行为属于征税行为,行政相对人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所以选项C错误。人民法院应当在审查原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同时,一并审查复议决定的合法性。人民法院对原行政行为作出判决的同时,应当对复议决定一并作出相应判决。所以选项D正确。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既审查事实问题也审查法律问题,并且可以适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所以选项E正确。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在诉讼过程中,应当终结诉讼的情形是(  )。
  • A.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 B.原告死亡,没有近亲属或者近亲属放弃诉讼权利的
  • C.案件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送请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认的
  • D.案件的审判须以相关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相关案件尚未审结的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在诉讼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诉讼:(1)原告死亡,没有近亲属或者近亲属放弃诉讼权利的;(2)作为原告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后,其权利义务的承受人放弃诉讼权利的;(3)因原告死亡,须等待其近亲属表明是否参加诉讼或原告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或因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而终止诉讼满90日仍无人继续诉讼的,裁定终结诉讼。所以选项B正确,选项A、C、D的情形,应为中止诉讼。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单选题]行政行为存在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人民法院应判决确认该行政行为无效。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司法解释规定,该情形不包括(  )。
  • A.行政行为明显不当
  • B.行政行为的内容客观上不可能实施
  • C.减损权利或者增加义务的行政行为没有法律规范依据
  • D.行政行为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选项A当选:行政行为明显不当,人民法院应当作出撤销判决。

选项B、C、D不当选:《行政诉讼法》第75条规定: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原告申请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属于《行政诉讼法》第75条规定的“重大且明显违法”:(1)行政行为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2)减损权利或者增加义务的行政行为没有法律规范依据;(3)行政行为的内容客观上不可能实施。

点此查看答案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