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本题来源:第三节 行政行为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选项D,属于损益行政行为。
          立即查看答案
          

拓展练习
      第1题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A,确定力,是指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但并不意味着行政行为不能变更,基于法定事由并经过法定程序,行政行为可以依法变更。
选项B,单纯的申请行政复议,不会直接导致行政行为丧失拘束力(一般情况下,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如果复议机关作出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决定,那么该行政行为将丧失拘束力。
选项C,无效行政行为自始无效,而可撤销的行政行为只有在被撤销后才失去效力。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A,公务员不是行政主体。
选项B,扣押财产的行为属于行政强制措施,而不是间接强制执行措施中的执行罚。
选项C,章某的行为发生于执行职务过程中,属于职务行为,应由其单位作为赔偿责任主体。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教示制度要求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正式作出某种不利决定时,应当明确地告知行政相对人获取法律救济的行政机关、法定时限、法定方式等事项。本题中,税务机关告知当事人申请复议的权利、复议机关以及复议申请期限等,属于教示制度的体现。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确定力是指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争辩力、不可变更性。
          点此查看答案
          










 或Ctrl+D收藏本页
          或Ctrl+D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