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下列关于政府信息公开限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本题来源:第三节 行政行为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选项A、D,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除外。
选项B,行政机关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应当当场予以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应当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
选项C,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在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
立即查看答案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对具体行政行为效力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选项D,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后,不论合法与否都确定、有效,且具有不可争辩力、不可变更性,但并不意味着行政行为不能变更,基于法定事由,经过法定程序,行政行为可以依法变更。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按照行政行为的内容对行政相对人是否有利为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授益行政行为和损益行政行为,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授益行政行为的是(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选项D,属于损益行政行为。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作为一种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监督。其主要特征之一是( )。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行政监督的主要特征是:
(1)行政监督的行为主体是享有行政监督检查权的国家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2)行为的对象是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3)行为的内容是相对方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执行行政命令、决定的情况;
(4)行为的性质是一种依职权的、单方的、相对独立的具体行政行为;(选项A)
(5)行为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和纠正行政相对方的违法行为,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和行政管理目标的具体实现。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具有不可争辩力,这在行政法上称为( )。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确定力是指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争辩力、不可变更性。
点此查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