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题干的后半段“将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是对会计分期的描述。
【知识点拓展】
企业一系列会计核算方法和原则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原则基础上的。持续经营是会计分期的基础,会计分期为会计工作划定了其时间范围。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选项C,权责发生制属于会计核算的基础;选项D,货币计量属于会计基本假设。
【知识点拓展】
1.会计核算的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2.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会计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1)资产的增减和使用;(2)负债的增减;(3)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的增减;(4)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增减;(5)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6)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综上可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
【知识点拓展】
会计核算的概念及内容: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因此A为正确选项。
【知识点拓展】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以下4个方面:
1.会计主体(空间范围)
法律主体通常都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2.持续经营
企业一系列会计核算方法和原则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的。
3.会计分期(时间范围)
4.货币计量
采用货币计量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不排斥采用其他计量单位,其他计量单位可以对货币计量单位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说明。

此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甲公司基于管理需要对存货发出计价方法进行变更,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可以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不违背可比性原则。
【知识点拓展】
1.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2.企业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一般情况下,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是,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变更,并将变更的原因、情况及影响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说明。

若按照权责发生制,甲公司1月份支付当年的报刊费应按月分摊,每月确认费用40元,但因该项支出金额较小,可以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将480元直接计入1月份的费用。本题支出本应该在期限内分摊,但因金额较小,不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财务决策,基于重要性原则,可以一次性计入费用。
【知识点拓展】
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功能、性质和金额大小等多方面加以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