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本题来源:第一章 第1节 会计基本理论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作为“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会计,具有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其中,会计的核算职能,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查。


知识点拓展

会计监督的主要内容

1.真实性审查,是指检各项会计核算是否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是否如实反映经济交易或事项的真实状况。

2.完整性审查,是指检查会计核算的范围和内容是否全面,是否有遗漏等不完整的情况。

3.合法性审查,是指检查各项经济交易或事项及其会计核算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执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以杜绝违法乱纪行为。

4.合理性审查,是指检查各项财务收支是否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及经营管理方面的要求,保证各项财务收支符合特定的财务收支计划,实现预算目标,保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权责发生制(看事不看钱),以取得收钱的权利和产生付钱的义务为标志确认收入和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属于本月的费用有:支付本月办公费2万元,水电费3万元,共计5万元;

收付实现制(看钱不看事),收钱时确认收入,付钱时确认费用。按照收付实现制,属于本月的费用有实际支付的下个月租金10万元、本月办公费2万元,水电费3万元,共计15万元。

故A选项正确。


【知识点拓展】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本期收入或费用的有(  )。
  • A.本期支付下期的房租金
  • B.本期预收的下期货款
  • C.本期支付上期的房租金
  • D.本期售出商品但尚未收到货款
答案解析
答案: A,B,C
答案解析:

权责发生制(看事不看钱),以取得收钱的权利和产生付钱的义务为标志确认收入和费用。选项D虽然未收到货款,但是在本期售出的,应在本期确认为收入。ABC均不属于本期的收入或费用,本题为选非题,故应选择ABC。


【知识点拓展】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注意]

①在我国,企业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②我国事业单位,除其部分经营业务外应当采用收付实现制记账。

③我国政府会计,其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而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

工会会计、社会保险基金等基金(资金)会计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经济事项中,体现谨慎性原则的有(    )。
  • A.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 B.计提产品质量保证金
  • C.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D.企业对售出的商品很可能发生的保修义务确认预计负债
答案解析
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例如,企业对售出的商品很可能发生的保修义务确认预计负债、对很可能承担的环保责任确认预计负债等,都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


知识点拓展

谨慎性要求企业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如果企业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费用会导致高估利润,可能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高估企业盈利能力而盲目乐观,作出不切合实际的决策,存在误导性列报和陈述的风险;如果低估负债,可能诱导会计信息使用者高估企业的偿债能力,作出不准确或不恰当的决策。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关于会计主体说法不正确的有(    )。
  • A.子公司、分公司既是会计主体又是法律主体
  • B.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个单位
  • C.可以是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 D.当企业与供应商有经济往来时,应将企业与供应商作为同一个会计主体处理
答案解析
答案: A,D
答案解析:

一般情况下,只要能够独立进行会计核算,就可以成为会计主体;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负有义务和承担责任的主体,才能成为法律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但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分公司是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主体,选项A说法错误;企业只核算本企业的经济业务,不能将企业与供应商作为同一个会计主体来处理,选项D错误;综上知,本题的选项为AD。


【知识点拓展】

会计主体不等同于法律主体,法律主体通常都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注意]

①一个法律主体内部,可能存在多个会计主体。

②一个会计主体可能由多个法律主体组成。

③会计主体可能是法律主体,可能不是法律主体。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题目所述内容正确。


【知识点拓展】

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功能、性质和金额大小等多方面加以判断。例如,企业发生的某些支出金额较小,从支出的受益期来看,可能需要在若干会计期间进行分摊,但根据重要性要求,可以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