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土化企业的战略选择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以看出,当产业面临的全球化压力很大时,如果企业的资源可以向海外转移,则可以选择“抗衡者”战略;反之则只能选择“躲闪者”战略,所以,选项A、D正确。

P公司是一家生产经营日化用品的跨国公司,其母公司设立在U国,在其他国家设立了20余个子公司。在该公司的经营过程中,母公司将产品的研发技术和新产品提供给各个子公司,子公司也会把在当地畅销的产品提供给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P公司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类型属于( )。(2017年)
“母公司将产品的研发技术和新产品提供给各个子公司,子公司也会把在当地畅销的产品提供给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为了形成以经验为基础的成本效益和区位效益,转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注意满足当地市场的需要,这属于跨国战略的典型特征。选项A正确。

全球化战略是指在全世界范围内生产和销售同一类型和质量的产品或服务。企业根据最大限度地获取低成本竞争优势的目标来规划其全部的经营活动,它们将研究与开发、生产、营销等活动按照成本最低原则分散在少数几个最有利的地点来完成,但产品和其他功能则采取标准化和统一化以节约成本。全球化战略强调集权,强调由母国总部控制,不同国家的战略业务单元相互依存,而总部试图将这些业务单元整合。甲公司选择在劳工成本较低的越南建厂,在多个国家从事牛肉加工食品零售业务,原料牛在日本农场饲养,表明甲公司采用的是全球化战略。所以,选项C当选。

企业进入国外市场的模式主要有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非股权形式等几种。非股权形式往往被看作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两种方式的中间道路。非股权形式主要包括:合约制造、服务外包、订单农业、特许经营、许可经营、管理合约及其他类型的合约关系。选项D属于对外直接投资。

甲公司是C国一家保健品研发与销售公司,甲公司以C国独产的野山参为主要原料,形成天然的进入障碍,导致发达国家跨国企业难以进入该国市场。甲公司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将其经验逐渐转移到周边市场。作为新兴市场的本土企业,甲公司采用的战略属于( )。
“发达国家跨国企业难以进入该国市场”表明产业的全球化压力小,“将其经验逐渐转移到周边市场”表明甲公司的优势资源可以向海外移植,甲公司采用的战略属于“扩张者”战略,选项B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