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有合同部分:
乙产品成本=80×(1000÷100)+80×3=1040(万元)
乙产品可变现净值=80×11.25-80×0.55=856(万元)
由于用原材料A生产的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乙产品发生减值,故库存A材料也发生减值。
库存A材料可变现净值=80×11.25-80×3-80×0.55=616(万元)
库存A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80×10-616=184(万元)
②无合同部分:
乙产品成本=20×10+20×3=260(万元)
乙产品可变现净值=20×11-20×0.55=209(万元)
由于用库存A材料生产的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乙产品发生减值,故库存A材料也发生减值。
库存A材料可变现净值=20×11-20×3-20×0.55=149(万元)
库存A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10-149=51(万元)
③库存A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合计=184+51=235(万元)
【解题思路】由于ABC公司持有原材料A的目的是将其全部用于生产乙产品,应先判断乙产品是否减值,若乙产品发生减值,则原材料A减值;若乙产品没有发生减值,则原材料A也不计提减值。又因为生产的100件乙产品中有80件签订了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20件没有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所以在判断乙产品是否减值的过程中,计算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时应分别考虑有合同和无合同的部分。
【知识链接】奇兵制胜2
方法一:先用甲产品的成本与其可变现净值比较,计算“存货跌价准备——甲产品”科目的期末余额;再根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计算当期应计提或应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若应转回,注意应在原已经的减值金额内转回)。
甲产品成本为500万元;
甲产品可变现净值=350-18=332(万元)
甲产品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500-332=168(万元)
甲产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68-100=68(万元)
方法二:先确定减值前甲产品的账面价值,再与其可变现净值比较,直接计算当期应计提或应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若应转回,注意应在原已经的减值金额内转回)。
计提减值前甲产品的账面价值=500-100=400(万元)
甲产品可变现净值=350-18=332(万元)
甲产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400-332=68(万元)
2021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合计金额=235+68=303(万元),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303
贷:存货跌价准备——A材料235
——甲产品68

A公司拟将该批配件用于加工100件A产品,故判断配件是否减值应先判断用其加工的A产品是否减值。
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00×(28.7-1.2)=2750(万元),A产品成本=100×(12+17)=2900(万元),可变现净值小于其成本,A产品发生了减值,则配件发生了减值;
配件可变现净值=100×(28.7-17-1.2)=1050(万元),配件成本=100×12=1200(万元),配件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200-1050=150(万元)。

选项D,用于生产有销售合同产品的材料,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应以该材料生产产品的合同价格为基础。

选项A当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会减少存货的账面价值)
选项B当选,转回存货跌价准备的分录为:
借:存货跌价准备(会增加存货的账面价值)
贷:资产减值损失
选项C当选,出售存货的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等
存货跌价准备(若有)②
贷:库存商品等①(注:①出售部分的账面余额-②出售部分前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出售部分的账面价值,出售本身会减少存货的账面价值)
选项D当选,盘盈存货的分录为:
借:库存商品/原材料等(会增加存货的账面价值)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知识链接】“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核算内容如下(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注:该科目是存货项目的备抵科目,即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会导致存货账面价值的减少,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会导致存货账面价值的增加。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是伴随着存货的出售而言的,而出售的部分已不再是出售企业的存货,自然会导致该企业存货整体的账面价值减少。

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而不是按可变现净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本题表述错误。
【提示】(1)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条件是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而不是在当期造成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其他影响因素。(2)转回的金额以将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冲减至零为限(即“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不能有借方余额)

前提假定:出售的存货原取得成本为100万元,持有期间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
出售存货要将存货的账面价值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而账面价值=成本-存货跌价准备=100-30=70(万元),所以分为两部分:
一是对成本的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100
贷:库存商品100
二是对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借:存货跌价准备30
贷:主营业务成本30
【注意】一般账务处理中将上述两个分录合并编制会计分录,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70
存货跌价准备30
贷:库存商品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