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2021年10月甲公司安排职工李某于10月1日(国庆节)、10月16日(周六)分别加班1天,事后未安排其补休。已知甲公司实行标准工时制,李某的日工资为300元。计算甲公司应支付李某10月最低加班工资的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  )。
  • A.300×300%+300×300%=1 800(元)
  • B.300×300%+300×200%=1 500(元)
  • C.300×100%+300×200%=900(元)
  • D.300×200%+300×150%=1 050(元)
本题来源:第8章 第1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1)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如国庆节)工作的,无论是否安排补休,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排除选项C、D;(2)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周六日)工作,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排除选项A。


【知识点拓展】

加班工资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

2021年4月,赵某应聘到甲公司工作,双方口头约定了1个月试用期,但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双方劳动关系建立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

    甲公司应与赵某补签书面劳动合同,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自合同补签之日起建立

  • B.

    赵某与甲公司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双方之间未建立劳动关系

  • C.

    赵某与甲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自赵某进入公司开始工作时建立

  • D.

    赵某与甲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自试用期满时建立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劳动关系建立的时间: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无论用工在先还是签合同在先,即使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的建立都为用工之日(实质重于形式)。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时经济补偿金支付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用人单位因被依法宣告破产而终止劳动合同,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 B.劳动者主动辞职并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而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 C.经济补偿金的支付主体只能是用人单位
  • D.经济补偿金数额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D,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是法定的,不能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


【知识点拓展】

比较“五金”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劳动报酬支付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 B.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 C.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支付日期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 D.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答案解析
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选项A、B、C、D说法均正确。


【知识点拓展】

劳动报酬相关规定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对试用期所作的下列约定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

  • A.

    乙公司与赵某订立1年期劳动合同,约定其试用期2个月

  • B.

    丁公司聘请李某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约定其试用期半个月

  • C.

    丙公司与白某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约定其试用期4个月

  • D.

    甲公司与陆某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约定其试用期1个月

答案解析
答案: A,C
答案解析:

选项A,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选项B,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选项C,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选项D,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


【知识点拓展】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判断题]用人单位应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
  • A.
  • B.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题目所述内容正确。


【知识点拓展】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未经公示或者未对劳动者告知,该规章制度对劳动者不生效。公示或告知可以采用张贴通告、员工手册送达、会议精神传达等方式。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