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2023年实现利润总额2100万元,其中符合免税条件的国债利息收入为100万元。甲公司递延所得税负债2023年年初和年末余额分别为20万元和30万元,且该递延所得税负债均产生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23年度利润表中应列示的所得税费用金额为( )万元。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2023年实现利润总额2100万元,其中符合免税条件的国债利息收入为100万元。甲公司递延所得税负债2023年年初和年末余额分别为20万元和30万元,且该递延所得税负债均产生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23年度利润表中应列示的所得税费用金额为( )万元。A.490B.500C.510D.5502023年应交所得税=[2100-100-(30-20)/25%]×25%=490 (万元),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额=30-20=10(万元),甲公司2023年度利润表中应列示的所得税费用金额=当期应交所得税+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净增加额=490+10=500 (万元),选项B当选。查看答案
- 下列各项关于企业职工薪酬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下列各项关于企业职工薪酬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对总部管理层实施短期利润分享计划时,应将当期利润分享金额计入利润分配B.将自有房屋免费提供给行政管理人员使用时,应将该房屋计提的折旧金额计入管理费用C.对专设销售机构销售人员实施辞退计划时,应将预计补偿金额计入管理费用D.对生产工人实行累积带薪缺勤制度时,应将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对总部管理层实施短期利润分享计划,应当确认相关的应付职工薪酬,并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选项 A 不当选。非货币性职工福利应根据受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选项 B 当选。辞退福利确认时无须根据受益对象进行分配,直接计入管理费用,选项 C 当选。确认生产工人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应计入生产成本,选项 D 不当选。查看答案
- 甲公司一项内部研发的新专利技术于2022年10月1日达到预定用途,累计发生的研发支出为11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48万元。2022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其投入生产使用。该项专利技术的法律保护期限为10年,甲公司预计该项专利技术经济利益的期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不考虑其他因素。2022年12月31日,下列甲公司关于该项专利技术说法正确的有( )。甲公司一项内部研发的新专利技术于2022年10月1日达到预定用途,累计发生的研发支出为11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48万元。2022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其投入生产使用。该项专利技术的法律保护期限为10年,甲公司预计该项专利技术经济利益的期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不考虑其他因素。2022年12月31日,下列甲公司关于该项专利技术说法正确的有( )。A.
该项专利技术期末的账面价值为46.5万元
B.
该项专利技术研发支出费用化金额为62万元
C.
该项专利技术摊销年限为10年
D.
该项专利技术从2022年10月1日开始摊销
甲公司研发支出费用化的金额=110-48=62(万元),选项 B 当选。专利技术达到预定用途时(2022年10月1 日)应转入无形资产,并于当月开始计提摊销,选项 D 当选。甲公司预计该项专利技术经济利益的期限为 8 年,短于法律保护期限10年,应当按照8年来确定其使用寿命,选项 C 不当选。2022 年年末,该项专利技术的账面价值=48-48 ÷8÷12×3=46.5(万元),选项 A 当选。查看答案
- 下列各项中,关于或有事项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下列各项中,关于或有事项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预计负债应与相关的或有资产抵销后以净额列示B.或有事项附有的现时义务应仅在基本确定将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时才确认为预计负债C.预计负债的计量应考虑预期处置相关资产时产生的利得D.预计负债应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预期可获得的补偿在基本确定能够收到时应当单独确认为一项资产,而不能作为预计负债金额的扣减,即预计负债不能与相关的或有资产抵销后以净额列示,选项A不当选;或有事项附有的现时义务应在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且金额能够可靠计量时确认为预计负债,选项B不当选;预计负债的计量不应考虑预期处置相关资产时产生的利得,选项C不当选。查看答案
- 下列关于文物资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下列关于文物资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考古发掘、接受捐赠等方式取得文物资源的,应当按照成本无法可靠取得的文物资源进行会计处理
B.行政事业单位控制的其他相关资产重分类为文物资源的,其成本应当按照该资产原账面价值予以确定
C.对于依法征集购买取得的文物资源,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名义金额确定其成本
D.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成本对文物资源进行初始计量,对于成本无法可靠取得的文物资源,应当按照名义金额计量
对于依法征集购买取得的文物资源,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购买价款确定其成本。选项C表述错误,当选。查看答案 - 2022年1月1日,甲公司从乙公司处租赁一间商铺,甲公司在租赁期开始日前已支付租赁付款额200万元,租赁期开始日尚未支付的租赁付款额现值为1100万元。甲公司在签订租赁协议前向乙公司支付租赁保证金30万元。为达成租赁,甲公司支付初始直接费用20万元(乙公司同意补偿其中1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应确认的使用权资产是( )万元。2022年1月1日,甲公司从乙公司处租赁一间商铺,甲公司在租赁期开始日前已支付租赁付款额200万元,租赁期开始日尚未支付的租赁付款额现值为1100万元。甲公司在签订租赁协议前向乙公司支付租赁保证金30万元。为达成租赁,甲公司支付初始直接费用20万元(乙公司同意补偿其中1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应确认的使用权资产是( )万元。A.1300B.
1310
C.1320
D.1340
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的租赁保证金不应纳入使用权资产的计量。甲公司应确认的使用权资产=200+1100+20-10=1310(万元),选项B当选。
查看答案 - 固定资产因自然灾害等原因而报废清理产生的净损失应记入( )科目。固定资产因自然灾害等原因而报废清理产生的净损失应记入( )科目。A.
资产处置损益
B.营业外支出
C.管理费用
D.其他综合收益
固定资产因自然灾害发生毁损、已丧失使用功能等原因而报废清理产生的净损失,应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选项B当选。
查看答案 -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1年至2024年发生的相关交易和事项如下:资料一: 2021年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建造合同,将甲公司的A研发中心和B销售部门两个工程项目出包给乙公司承建。2021年12月20日,建造工程基本完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办理了价款结算。甲公司A研发中心的建造价款为800万元,B销售部门的建造价款为200万元,当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90万元。资料二:2021年12月25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A研发中心和B销售部门的工程监理费10万元,收到增值税普通发票。资料三:2021年12月31日, A研发中心和B销售部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经评估确定A研发中心的预计可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8万元; B销售部门的预计可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2万元。甲公司对A研发中心和B销售部门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资料四:2023年12月31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合同,约定在5个月内将B销售部门出售给丙公司,B销售部门满足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其他条件。2023年12月31日、2024年1月31日和2024年2月29日,B销售部门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依次为162万元、152万元和165万元。其他资料:本题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科目应将A研发中心和B销售部门作为二级明细分别进行核算,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1年至2024年发生的相关交易和事项如下:资料一: 2021年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建造合同,将甲公司的A研发中心和B销售部门两个工程项目出包给乙公司承建。2021年12月20日,建造工程基本完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办理了价款结算。甲公司A研发中心的建造价款为800万元,B销售部门的建造价款为200万元,当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90万元。资料二:2021年12月25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A研发中心和B销售部门的工程监理费10万元,收到增值税普通发票。资料三:2021年12月31日, A研发中心和B销售部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经评估确定A研发中心的预计可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8万元; B销售部门的预计可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2万元。甲公司对A研发中心和B销售部门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资料四:2023年12月31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合同,约定在5个月内将B销售部门出售给丙公司,B销售部门满足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的其他条件。2023年12月31日、2024年1月31日和2024年2月29日,B销售部门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依次为162万元、152万元和165万元。其他资料:本题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科目应将A研发中心和B销售部门作为二级明细分别进行核算,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分别编制甲公司2021年12月20日结算建造价款和2021年12月25日支付监理费的会计分录。
分别计算A研发中心和B销售部门应分摊的工程监理费,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编制甲公司2021年12月31日A研发中心和B销售部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会计分录。
分别编制甲公司2023年12月31日、2024年1月31日与B销售部门相关的会计分录。
编制甲公司2024年2月29日与B销售部门相关的会计分录。
2021年12月20日,结算建造价款:
借:在建工程——A研发中心800
——B销售部门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90
贷:银行存款1090(2分)
2021年12月25日,支付监理费:
借:在建工程——待摊支出10
贷:银行存款10(2分)
,A研发中心应分摊的工程监理费=10×800/(800+200)=8(万元)(1分,答出“8万元”得1分,答出“8”未带金额单位得0.5分)
B销售部门应分摊的工程监理费=10×200/(800+200)=2(万元)(1分,答出“2万元”得1分,答出“2”未带金额单位得0.5分)
借:在建工程——A研发中心8
——B销售部门2
贷:在建工程——待摊支出10(2分)
,借:固定资产——A研发中心808
——B销售部门202
贷:在建工程——A研发中心808
——B销售部门202(2分)
,①2023年12月31日,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前B销售部门的账面价值=202-(202-2)÷10×2=162(万元),等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162万元,则持有待售资产(B销售部门)的初始计量金额为162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持有待售资产——B销售部门162
累计折旧40
贷:固定资产——B销售部门202(2分)
②2024年1月31日,因重新计量后B销售部门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52万元,小于原账面价值162万元,应计提减值准备金额为10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10
贷: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B销售部门10(2分)
,2024年2月29日,因重新计量后B销售部门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65万元,大于原账面价值152万元,差额13万元,大于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10万元,应转回的减值准备金额为10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B销售部门10
贷:资产减值损失10(1分)
查看答案 - 甲公司对乙公司股权投资相关业务如下:资料一:2022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7300万元从非关联方处取得了乙公司20%的有表决权股份,对其财务和经营政策具有重大影响。当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40000万元,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均相等。本次投资前,甲公司不持有乙公司股份且与乙公司不具有关联方关系,甲公司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和乙公司一致。资料二:2022年6月15日,甲公司将生产的一项成本为600万元的设备销售给乙公司,销售价款为1000万元。当日,乙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了全部货款,并将其交付给本公司专设销售机构作为固定资产立即投入使用。乙公司预计该设备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资料三:乙公司2022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为6000万元,因持有的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上升计入其他综合收益380万元。资料四:2023年4月1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1000万元;2023年4月10日,甲公司按其持股比例收到乙公司分派的股利并存入银行。资料五:2023年9月1日,甲公司以定向发行普通股股票2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公允价值10元)的方式,继续从非关联方处购入乙公司40%的有表决权股份,至此共持有乙公司60%的有表决权股份,对其形成控制。该项合并不构成反向购买。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均为45000万元;甲公司原持有2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0000万元。其他资料: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和所得税等税费的影响。要求(“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应写出必要的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甲公司对乙公司股权投资相关业务如下:资料一:2022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7300万元从非关联方处取得了乙公司20%的有表决权股份,对其财务和经营政策具有重大影响。当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40000万元,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均相等。本次投资前,甲公司不持有乙公司股份且与乙公司不具有关联方关系,甲公司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和乙公司一致。资料二:2022年6月15日,甲公司将生产的一项成本为600万元的设备销售给乙公司,销售价款为1000万元。当日,乙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了全部货款,并将其交付给本公司专设销售机构作为固定资产立即投入使用。乙公司预计该设备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资料三:乙公司2022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为6000万元,因持有的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上升计入其他综合收益380万元。资料四:2023年4月1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1000万元;2023年4月10日,甲公司按其持股比例收到乙公司分派的股利并存入银行。资料五:2023年9月1日,甲公司以定向发行普通股股票2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公允价值10元)的方式,继续从非关联方处购入乙公司40%的有表决权股份,至此共持有乙公司60%的有表决权股份,对其形成控制。该项合并不构成反向购买。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均为45000万元;甲公司原持有2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0000万元。其他资料:假定不考虑增值税和所得税等税费的影响。要求(“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应写出必要的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分析甲公司是否需要调整对乙公司股权投资的成本以及调整的金额,并编制2022年1月1日取得投资时的相关会计分录。
分别计算2022年甲公司对乙公司股权投资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以及2022年末甲公司对乙公司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分别编制2023年4月1日甲公司在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的会计分录,以及2023年4月10日甲公司收到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
计算2023年9月1日甲公司股权投资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时应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分别计算2023年9月1日甲公司取得乙公司控制权时应确认的合并成本和商誉。
2022年1月1日,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7300万元小于应享有的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8000万元(40000×20%),应调整对乙公司股权投资的成本(0.5分,答出“应调整”“需要调整”等关键词得0.5分),同时将差额700万元确认为营业外收入。(0.5分,答出“700万元”得0.5分,答出“700”未带金额单位得0.25分)
2022年1月1日,取得投资时的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1: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8000
贷:银行存款7300
营业外收入700(1分)
答案2: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7300
贷:银行存款7300(0.5分)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700
贷:营业外收入700(0.5分)
,①乙公司2022年调整后净利润=6000-(1000-600)+(1000-600)/10/2=5620(万元)
②甲公司根据乙公司调整后净利润应确认的投资收益金额=5620×20%=1124(万元)(0.5分,答出“1124万元”得0.5分,答出“1124”未带金额单位得0.25分)
③甲公司应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金额=380×20%=76(万元)(0.5分,答出“76万元”得0.5分,答出“76”未带金额单位得0.25分)
④2022年末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7300+700+1124+76=9200(万元)(1分,答出“9200万元”得1分,答出“9200”未带金额单位得0.5分)
⑤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124
贷:投资收益1124(1分)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76
贷:其他综合收益76(1分)
,甲公司应确认现金股利200万元(1000×20%),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股利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200(1分)
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200
贷:应收股利200(1分)
,①甲公司应确认初始投资成本=(9200-200)+2000×10=29000(万元)(1分,答出“29000万元”得1分,答出“29000”未带金额单位得0.5分)
②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29000
贷:股本2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8000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8000
——损益调整924
——其他综合收益76(1分)
,①甲公司应确认合并成本=10000+2000×10=30000(万元)(1分,答出“30000万元”得1分,答出“30000”未带金额单位得0.5分)
②合并商誉=30000-45000×60%=3000(万元)(1分,答出“3000万元”得1分,答出“3000”未带金额单位得0.5分)
查看答案 - 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023年,甲公司发生的部分交易和事项如下:资料一:2023年2月1日,甲公司购入2000件A商品,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95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2.35万元。甲公司支付运费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万元,增值税税额为0.45万元。当日,A商品已验收入库,相关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资料二:2023年4月5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委托代销合同,委托乙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500件。合同约定甲公司按不含增值 税销售价款的一定比例向乙公司支付代销手续费。当日,A商品已发出。2023年4月3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开出的代销清单,乙公司已对外销售A商品400件。甲公司与乙公司结算相应货款并向乙公司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为22万元,增值税税额为2.86万元,款项已存入银行。资料三:2023年5月1日,甲公司向丙公司销售A商品2000件,单位销售价格为0.4万元,单位成本为0.3万元。销售货款已收存银行。根据销售合同约定,在2023年5月1日,甲公司根据以往经验估计该批A商品的退货率为10%。2023年5月31日,甲公司对该批A商品的退货率重新评估为5%。2023年6月30日,甲公司收到退回的120件A商品,并以银行存款退还相应的销售款。资料四:2023年8月20日,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债务重组协议,甲公司以单位成本为0.05万元的600件A商品抵偿所欠丁公司40万元应付账款。2023年8月25日,甲公司将A商品控制权转移给丁公司,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为33万元,增值税税额为4.29万元,债务重组协议履行完毕。资料五:2023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A商品成本为40万元,预计售价为38万元,销售费用2万元。其他资料:假定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税费及其他因素。要求(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023年,甲公司发生的部分交易和事项如下:资料一:2023年2月1日,甲公司购入2000件A商品,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95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2.35万元。甲公司支付运费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万元,增值税税额为0.45万元。当日,A商品已验收入库,相关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资料二:2023年4月5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委托代销合同,委托乙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500件。合同约定甲公司按不含增值 税销售价款的一定比例向乙公司支付代销手续费。当日,A商品已发出。2023年4月3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开出的代销清单,乙公司已对外销售A商品400件。甲公司与乙公司结算相应货款并向乙公司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为22万元,增值税税额为2.86万元,款项已存入银行。资料三:2023年5月1日,甲公司向丙公司销售A商品2000件,单位销售价格为0.4万元,单位成本为0.3万元。销售货款已收存银行。根据销售合同约定,在2023年5月1日,甲公司根据以往经验估计该批A商品的退货率为10%。2023年5月31日,甲公司对该批A商品的退货率重新评估为5%。2023年6月30日,甲公司收到退回的120件A商品,并以银行存款退还相应的销售款。资料四:2023年8月20日,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债务重组协议,甲公司以单位成本为0.05万元的600件A商品抵偿所欠丁公司40万元应付账款。2023年8月25日,甲公司将A商品控制权转移给丁公司,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为33万元,增值税税额为4.29万元,债务重组协议履行完毕。资料五:2023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A商品成本为40万元,预计售价为38万元,销售费用2万元。其他资料:假定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税费及其他因素。要求(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分别计算2023年2月1日甲公司取得A商品的初始入账价值及单位成本,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编制甲公司2023年4月5日发出委托代销商品的会计分录。
编制甲公司2023年4月30日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并结转销售成本的会计分录。
根据资料三,分别编制甲公司2023年5月1日确认A商品销售收入并结转成本、2023年5月31日重新评估退货率和2023年6月30日实际发生销售退回时的相关会计分录。
编制甲公司2023年8月25日债务重组的相关会计分录。
计算甲公司2023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023年2月1日,甲公司取得A商品的初始入账价值=95+5=100(万元)。(1分,答对“100万元”得1分,答对“100”未带金额单位得0.5分)
2023年2月1日,甲公司取得A商品的单位成本=100/2000=0.05(万元)。(1分,答对“0.05万元”得1分,答对“0.05”未带金额单位得0.5分)
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2.8
贷:银行存款112.8(1分)
,借:发出商品25
贷:库存商品25(2分)
,借:银行存款24.86
贷:主营业务收入2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86(1分)
借:主营业务成本20
贷:发出商品20(1分)
,2023年5月1日,确认A商品销售收入并结转成本:
借:银行存款904
贷:主营业务收入720
预计负债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4(1分)
借:主营业务成本540
应收退货成本60
贷:库存商品600(1分)
2023年5月31日,重新估计退货率:
借:预计负债40
贷:主营业务收入40(1分)
借:主营业务成本30
贷:应收退货成本30(1分)
2023年6月30日,实际发生销售退回:
借:预计负债40
主营业务收入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24
贷:银行存款54.24 (2分)
借:库存商品36
贷:应收退货成本30
主营业务成本6(1分)
,2023年8月25日,甲公司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账款40
贷:库存商品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29
其他收益5.71(2分)
,①2023年12月31日,甲公司A商品成本=40万元。
②2023年12月31日,甲公司A商品的可变现净值=38-2=36(万元)。
③2023年12月31日,由于甲公司A商品的成本40万元大于其可变现净值36万元,发生减值,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40-36=4(万元)。(1分,答对“4万元”得1分,答对“4”未带金额单位得0.5分)
④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4
贷:存货跌价准备4(1分)
查看答案 - 1
- 2
- 3
- 4
- 5
- 6
-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