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本题来源:2025考季税务师《税法(Ⅱ)》最后一次万人模考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选项C当选,该外籍个人2022年来华时间累计超过90天但不满183天,属于非居民纳税人,且属于“董、监、高”的情形,其取得的全部工资薪金所得,除归属于境外工作期间且由境外单位或个人支付的工资薪金所得部分外,均应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当月的工资、薪金收入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总额×(1-当月由境外支付工资的比例×当月在境外工作时间的比例)=(30000+20000)×(1-20000÷50000×10÷30)=43333.33(元)。

当月工资、薪金应纳税额=(月收入额-50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43333.33-5000)×30%-4410=7090(元)。


【提示】在计算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时,适用月度表。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减免税额=(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万元部分的应纳税额-其他政策减免税额×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万元部分÷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50%=[(80000×10%-1500)-2000×80000÷80000]×50%=2250(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船舶吨税法》的规定,吨税执照期限内,海关按照实际发生的天数批注延长吨税执照期限的有(  )。
  • A.避难船舶
  • B.修理改造并不上下客货的船舶
  • C.军队、武装警察部队征用船舶
  • D.自境外以购买方式取得船舶所有权的初次进口到港的空载船舶
  • E.自境外以受赠方式取得船舶所有权的初次进口到港的空载船舶
答案解析
答案: B,C
答案解析:选项A,避难、防疫隔离、修理、改造,并不上下客货的应税船舶,适用延期优惠,单纯避难船舶不享受此优惠;选项D、E,自境外以购买、受赠、继承等方式取得船舶所有权的初次进口到港的空载船舶免征船舶吨税。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与融资租赁有关的税务处理中,正确的有(  )。
  • A.居民企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承租方应当提取折旧费用,分期扣除
  • B.居民企业融资租赁的房产,由承租人自融资租赁合同约定开始日的次月起依照房产余值缴纳房产税
  • C.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将设备以融资租赁方式出租的,应以租赁费全额适用10%的税率缴纳我国的企业所得税
  • D.境内机构向境外机构单笔支付等值5万美元以上的融资租赁租金,应进行对外付汇备案
  • E.融资租赁公司不得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
答案解析
答案: A,B,D,E
答案解析:选项C不当选,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将设备、物件等租给中国境内企业使用,租赁期满后设备、物件所有权归中国境内企业(包括租赁期满后作价转让给中国境内企业),非居民企业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收取租金,应以租赁费(包括租赁期满后作价转让给中国境内企业的价款)“扣除设备、物件价款后的余额”,作为贷款利息所得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由中国境内企业在支付时代扣代缴。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根据《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管理办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消极非金融机构的是(  )。
  • A.上市公司及其关联机构
  • B.仅为了持有非金融机构股权而设立的控股公司
  • C.上一公历年度内,股息收入占总收入50%以上的非金融机构
  • D.上一公历年度末,其股票资产占总资产20%以上的非金融机构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消极非金融机构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机构:

(1)上一公历年度内,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等不属于积极经营活动的收入,以及据以产生前述收入的金融资产的转让收入占总收入比重50%以上的非金融机构;

(2)上一公历年度末,拥有可以产生第(1)项所述收入的金融资产占总资产比重50%以上的非金融机构;

(3)税收居民国(地区)不实施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的投资机构。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单选题]

根据契税的有关规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因土地、房屋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征收、征用,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
  • B.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经营权的转移,不属于契税征税范围
  • C.非营利性的学校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用于教学,免征契税
  • D.因共有不动产份额变化发生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的,承受方应当缴纳契税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选项A,因土地、房屋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征收、征用,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决定免征或者减征。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