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政策下应收账款总成本=1080/360×50×50%×6%+1080×10%+10=122.5(万元),新政策下应收账款总成本=1080/360×40×50%×6%+1080×8%+新收账成本=90+新收账成本,要使总成本降低,即90+新收账成本<122.5,解得:新收账成本<32.5(万元),32.5-10=22.5(万元),因此新增的收账成本应低于22.5万元。

甲公司2023年度因上述交易或事项直接影响利润总额=200+50+50=300(万元),租赁办公用房发生改良支出应资本化计入资产成本。

(1)与资产相关的采用总额法核算的政府补助,在资产处置时剩余递延收益一次性结转入当期损益。
(2)2024年4月甲公司出售该设备前的账面价值=1200-1200/10×8=240(万元),递延收益账面价值=800-800/10×8=160(万元),甲公司出售该设备对当期损益的影响金额=180-240+160=100(万元)。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2016年3月1日
借:银行存款 800
贷:递延收益 800
2016年4月16日
借:固定资产 1200
贷:银行存款 1200
2016年5月~2024年4月累计折旧额
借:制造费用等 960
贷:累计折旧 960
借:递延收益 640
贷:其他收益 640
2024年4月出售
借:固定资产清理 240
累计折旧 960
贷:固定资产 1200
借:银行存款 180
资产处置损益 6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40
借:递延收益 160
贷:其他收益 160

选项A,短期借款的实际利率=5%/(1-5%)=5.26%,正确;选项B,采用收款法时,短期借款的实际利率就是名义利率,错误;选项C,加息法下,企业所负担的实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大约1倍,短期借款的实际利率=(200×5%)/(200/2)=10%,错误;选项D,短期借款的实际利率=5%/(1-5%)=5.26%,正确;选项E,甲公司应向银行支付承诺费=(8000-5000)x0.5%=15(万元),正确。

选项A,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支付的现金”项目中反映;选项B,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项目中反映;选项C,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项目中反映。

选项A,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诉讼案件在日后期间结案,在结案的年度应按实际结果与原预计负债的差额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并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转入留存收益;选项E,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不应直接调整报告年度的所有者权益相关科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