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我国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包括(    )。
  • A.社会救助
  • B.社会保险
  • C.社会福利
  • D.社会优抚
  • E.社会关爱
本题来源:2023年《财政税收》真题(考生回忆版)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保障支出。

在我国,社会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CD。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3 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3 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 5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要求2]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D。

[要求3]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 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要求4]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预扣预缴税款时,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每次收入4 000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20%计算。

依据题干数据,小陈6月取得的制图收入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30 000×(1-20%)×30%-2 000=5 20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要求5]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预扣预缴税款时,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每次收入4 000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20%计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20%的比例预扣率。

依据题干数据,小陈6月取得的制图收入应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2 000-800)×20%=24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2025年变动知识点)皮科克和怀斯曼提出的理论是(    )。
  • A.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 B.中期阶段理论
  • C.经济发展阶段论
  • D.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

在西方财政经济理论界,对于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现象,许多经济学家做了不同的解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阐述主要有以下几种: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皮科克和怀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2020年9月29日起,纳税人无偿转让股票时,转出方以该股票的买入价为卖出价,按照金融商品转让计算缴纳增值税:在转入方将上述股票再转让时,以原转出方的卖出价为买入价,按照金融商品转让计算缴纳增值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税务行政复议申请期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当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自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计算
  • B.载明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文书直接送达的,自受送达人签收之日起计算
  • C.申请人可以在知道税务机关做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 D.具体行政行为依法通过公告形式告知受送达人的,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计算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税务行政复议。

【选项D错误】具体行政行为依法通过公告形式告知受送达人的,行政复议申请期限自公告规定的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单选题]国库现金管理的操作方式不包括(    )。
  • A.公债回购
  • B.逆回购
  • C.买回公债
  • D.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国库制度。

国库现金管理的操作方式包括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买回公债、公债回购和逆回购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