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民法典》第723条规定:因第三人主张权利,致使承租人不能对租赁物使用、收益的,承租人可以请求减少租金或者不支付租金。第三人主张权利的,承租人应当及时通知出租人。该规定中,承租人负担的“及时通知”义务属于(  )。
  • A.不真正义务
  • B.从给付义务
  • C.附随义务
  • D.后合同义务
本题来源:2023年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真题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不真正义务,是指在债之关系中,为使“己方”权利或利益完全实现。不真正义务并非向“对方”承担的义务,违反该义务不会向“对方”承担责任,只是“己方”遭受不利。本题中,因第三人主张权利,致使承租人不能对租赁物使用、收益的,承租人可以请求减少租金或者不支付租金。第三人主张权利的,承租人应当及时通知出租人。若承租人没有“及时通知”出租人,只会让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即继续支付租金,但又不能对租赁物使用、收益)。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关于行政法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是监督行政权力的法
  • B.规范稳定性较强
  • C.是限制行政相对人行使权利的法
  • D.法律渊源单一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选项A,行政法是监督行政权力的法。

选项B,行政法规范易于变动,特别是以部门或地方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形式表现的具体规范,其稳定性相对较弱。

选项C,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权力运用及行使的法,而非限制相对人权利的法。

选项D,行政法规范数量多,且具有多种法律渊源。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普通合伙企业设立和合伙人资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合伙人可以用劳务出资
  • B.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成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
  • C.订立合伙协议可以采用口头或者书面形式
  • D.合作企业投资人须实际交付出资后方能成为合伙人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选项A、D,设立普通合伙企业应当有合伙人认缴或者实际缴付的出资。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也可以用劳务出资。

选项B,普通合伙企业合伙人为自然人的,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选项C,合伙协议依法由全体合伙人协商一致,以书面形式订立。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遗嘱设立、特征和效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未成年人立遗嘱的,可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
  • B.公证遗嘱的效力优于其他遗嘱
  • C.立遗嘱人可以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 D.遗嘱是单方法律行为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项A,设立遗嘱不能代理。

选项B,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选项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甲和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但并未办理权属变更登记。之后,甲为丙在该房屋上设立了居住权,并且办理了登记。之后甲与乙去办理了房屋权属的变更登记。下列关于本案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甲是无权处分,居住权并未设立
  • B.丙是基于继受取得了居住权
  • C.若丙对甲乙之间买卖房屋的事项不知情,则丙基于善意取得而获得居住权
  • D.乙取得了负担居住权的房屋所有权
  • E.若广告公司要在房屋外墙印刷广告,则该广告取得的收益归丙享有
答案解析
答案: B,D
答案解析:

选项A、B、D,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本案中甲在为乙办理房屋过户登记前,为丙办理了居住权登记,故丙已经继受取得居住权。之后甲为乙办理了房产过户登记,乙取得了负担居住权的房屋所有权。

选项C,甲为丙在房屋上设立居住权时,并未办理权属变更登记,房屋所有权仍属于甲,甲属于有权处分,不构成善意取得。

选项E,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居住权通常只具有占有、使用的权能,一般情况下居住权人不得利用房屋进行收益。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行政处罚适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

    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 B.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 C.

    主动消除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 D.

    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E.

    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应当从轻或者处罚

答案解析
答案: A,D
答案解析:

选项B,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智力残疾人有违法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选项C,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选项E,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