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下列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民事法律行为属于民法上的法律事实
  • B.民事法律行为的目的是指行为人实施行为时内心的动机
  • C.定金合同是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 D.票据行为是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本题来源:注会《经济法》真题(二)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民事法律行为是有目的的行为,是当事人欲达到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此处的目的仅指当事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追求的法律后果,不包括行为人实施行为的动机,选项 B 不当选。定金合同属于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票据行为属于要式民事法律行为,选项 C、D 不当选。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控股股东持股在一定比例以上的上市公司应当采用累积投票制。该比例是(  )。
  • A.20%
  • B.30%
  • C.40%
  • D.50%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控股股东控股比例在 30% 以上的上市公司,应当采用累积投票制,选项 B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构成重大误解的有(  )。
  • A.住房买卖中将二套房误认为首套房 
  • B.古玩买卖中将清代瓷碗误认为宋代瓷碗 
  • C.手表买卖中将售价 11.1 万元错标为 1.11 万元 
  • D.图书买卖中将影印版英文书误认为中文书
答案解析
答案: A,C,D
答案解析: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或者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数量等产生错误认识,按照通常理解如果不发生该错误认识行为人就不会作出相应意思表示。所谓按照通常理解错误是重大的,是指从一个处在行为人地位的普通人立场来看,错误认识会对交易的成立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基于交易习惯不构成重大误解的除外。基于交易习惯不构成重大误解的情形包括:在古玩市场上对花瓶年代、手镯材质、钱币真假等发生错误认识。选项 B 不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

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一致行动人认定及其法律效果的表述中, 正确的有(  )。

  • A.投资者认为其与他人不应被视为一致行动人的,可向中国证监会提供相反 证据 
  • B.一致行动人应当合并计算其所持有的股份 
  • C.投资者之间存在联营关系,推定为一致行动人 
  • D.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可不予披露一致行动人
答案解析
答案: A,B,C
答案解析: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的内容应当包括:(1)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的姓名、住所;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为法人的,其名称、注册地及法定代表人,选项 D 不当选。(2)持股目的,是否有意在未来 12 个月内继续增加其在上市公司中拥有的权益。(3)上市公司的名称、股票的种类、数量、比例。(4)在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 5% 或者拥有权益的股份增减变化达到 5% 的时间及方式、增持股份的资金来源。(5)在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变动的时间及方式。(6)权益变动事实发生之日前 6 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买卖该公司股票的简要情况。(7)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要求披露的其他内容。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涉外贸易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应当终止反补贴调查的情形 有(  )。
  • A.申请人撤销申请 
  • B.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存在补贴或损害
  • C.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补贴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D.补贴金额为微量补贴
答案解析
答案: A,B,C,D
答案解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反补贴调查应当终止,并由商务部予以公告:(1)申请人撤销申请的(选项 A 当选)。(2)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存在补贴、损害或者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的(选项 B、C 当选)。(3)补贴金额为微量补贴的(选项 D 当选)。(4)补贴进口产品实际或者潜在的进口量或者损害属于可忽略不计的。(5)通过与有关国家(地区)政府磋商达成协议,不需要继续进行反补贴调查的。(6)商务部认为不适宜继续进行反补贴调查的。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2022 年 12 月 15 日,甲房地产公司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上无人提出重整或和解申请,人民法院作出破产宣告裁定并公告。 

管理人在清理甲公司债务过程中,发现如下情况:

(1)2021 年 8 月,甲公司大股东张某控制的乙公司向丙银行借款 2 000 万元,借期 12 个月;甲公司以 10 套在建房屋抵押担保上述借款,担保金额不超过2500 万元。抵押担保设立后,因甲公司资金短缺,工程一直处于停工状态。2022 年 8 月借款到期后,乙公司未能按期还款。甲公司被宣告破产后,上述 10 套在建房屋拍卖所得价款为 1 800 万元。丙银行主张对拍卖所得款优先受偿,并要求将剩余 200 万元本金、借款利息及其他费用列入普通债权清偿。

(2)10 套在建房屋拍卖后,承建该房屋建设项目的丁公司主张尚有 300 万元的建设工程款未支付,请求优先从拍卖价款中获得清偿。 

(3)税务机关得知甲公司破产后,提出甲公司在破产受理前尚欠税 400 万元。该欠税在破产受理前产生 25 万元滞纳金,破产受理后产生 10 万元滞纳金。税务机关要求上述欠税款和滞纳金优先于普通破产债权获得清偿。

2023 年 2 月,甲公司主张公司经营状况不佳是受房地产、金融政策影响。当前,国家对相关政策有所调整,公司的经营状况将有好转。因此,甲公司拟请求人民法院将破产清算程序转为破产重整或者破产和解程序。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丙银行的主张不成立

根据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破产企业仅作为担保人为他人债务提供物权担保,担保债权人的债权虽然在破产程序中可以构成别除权,但因破产企业不是主债务人,在担保物价款不足以清偿担保债权额时,余债不得作为破产债权向破产企业要求清偿,只能向原主债务人求偿

[要求2]
答案解析:

丁公司的主张成立

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 的价款优先受偿

[要求3]
答案解析:

甲公司在破产案件受理前产生的所欠税款优先于普通破产债权清偿

但甲公司在破产案件受理前因欠缴税款产生的滞纳金,属于普通破产债权,不享有与欠缴税款相同的优先受偿地位

[要求4]
答案解析:

税务机关的主张不成立

根据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破产案件受理后,欠缴税款的滞金应当停止计算,在破产程序中不得作为破产债权清偿

[要求5]
答案解析:

甲公司的破产清算程序不能转为破产重整程序

甲公司的破产清算程序不能转为破产和解 程序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