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2022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 15 000 万元购入乙公司 80% 股权(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能够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实施控制。除乙公司外,甲公司无其他子公司。购买日,乙公司资产总额为 32 000 万元,负债总额为 18 000 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15 000 万元,差额 1 000 万元为存货及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所致。甲公司在购买日资产总额(包括长期股权投资)为 60 000 万元,负债总额为 25 000 万元,股东权益为 35 000 万元。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购买日编制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金额正确的有( )。本题来源:第二十七章 奇兵制胜(章节练习)(2024)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B,C
答案解析:合并报表中,甲公司按公允价值调整存货和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并贷记资本公积。经过调整后,乙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 15 000 万元,少数股东权益总额= 15 000×20%= 3 000(万元),选项 C 当选;合并报表股东权益总额仅反映母公司本身的股东权益及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故股东权益总额= 35 000 + 3 000 = 38 000(万元),选项 D 不当选;负债总额为两家公司的负债总额直接相加,故负债总额合并数= 18 000 + 25 000 = 43 000(万元),选项 B 当选;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进行抵销,同时确认商誉和少数股东权益,资产总额合并数= 60 000(母公司资产总额)- 15 000(抵销长期股权投资)+(15 000 - 15 000×80%)(确认合并商誉)+ 32 000(子公司账面资产总额)+ 1 000(存货及固定资产评估增值)= 81 000(万元),选项 A 当选。
立即查看答案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甲公司于 2022 年 6 月 30 日取得对乙公司投资,对乙公司形成控制。乙公司当日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为 3 000 万元(不包括递延所得税的影响),账面价值为 2 700 万元,差额为一项固定资产,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为 10 年,无残值,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当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 800 万元(假设利润均匀实现),取得股权至年末,乙公司因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为 60 万元(已扣除所得税影响)。甲、乙公司在合并前没有关联方关系,假定乙公司各项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相等,甲、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期末编制的合并报表中抵销的乙公司所有者权益为( )万元。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抵销的乙公司所有者权益即为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所有者权益,金额= [3 000 -(3 000 - 2 700)×25%] + 800÷2 -(3 000 - 2 700)÷10×6÷12×75% + 60= 3 373.75(万元),选项 C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乙公司是甲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乙公司 2022 年 1 月 1 日从甲公司购进一项管理用无形资产,该无形资产的原值为 600 万元,已摊销 300 万元,售价 350 万元,甲公司原将其作为管理用无形资产核算。乙公司购入后于当月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 5 年,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税法规定与会计一致。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 25%。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有关甲公司 2022 年年末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处理中,不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甲公司 2022 年年末应编制的抵销分录为:
借:资产处置收益 50
贷:无形资产 5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25%)12 .5
贷:所得税费用 12 .5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10
贷:管理费用 (50÷5)10
借:所得税费用 2 .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0×25%)2 .5
综上所述,“无形资产”项目应抵销的金额为 40 万元,选项 B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实质性权利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答案解析
答案:
A,B,D
答案解析:实质性权利是指持有人在对相关活动进行决策时,有实际能力行使的可执行权利,通常是当前可执行的权利,但某些情况下,目前不可行使的权利也可能是实质性权利,如某些潜在表决权,选项 C 不当选,选项 A、B、D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甲公司是乙公司的母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甲公司 2022 年将其成本为 1 600 万元的一批 A 产品销售给乙公司,销售价格为 1 800 万元(不含增值税)。至 2022 年年末,乙公司本期购入 A 产品未实现对外销售,全部形成存货。2022 年 12 月 31 日,该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 1 400 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于 2022 年 12 月 31 日编制合并报表时,合并报表处理正确的有( )。答案解析
答案:
A,B
答案解析:
甲公司将 A 产品销售给乙公司,是顺流交易,应抵销营业收入项目 1 800 万元,应抵销营业成本项目 1 600 万元,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形成的存货抵销后账面价值为 1 600万元,但该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 1 400 万元,说明实际发生减值 200 万元。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和存货跌价准备后合并报表中存货账面价值为 1 400 万元,计税基础为 1 800 万元,则合并报表中形成暂时性差异 400 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100(400×25%)万元,选项 A、B 当选,选项 C 不当选。期末存货应当以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由于期末 A 存货抵销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与存货跌价准备后的账面价值仍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故期末存货应按其可变现净值 1 400 万元列示,选项 D 不当选。
2022 年 12 月 31 日编制合并报表相关抵销分录为:
借:营业收入 1 800
贷:营业成本 1 600
存货 2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
贷:所得税费用 5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00
借:所得税费用 5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50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甲公司及其子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下列公司均为甲公司的子公司,具体会计核算为:(1)乙公司对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的房屋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丙公司对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的土地使用权采用成本模式计量;(3)丁公司对出租的房屋采用成本模式计量;(4)戊公司对在建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关于甲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纳入合并范围的各子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中,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有( )。答案解析
答案:
B,C,D
答案解析:编制财务报表前,应当尽可能统一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会计政策,统一要求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如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与母公司保持一致,但资产的折旧(摊销)年限,属于会计估计,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确定,无须进行统一,选项 A 不当选,选项 B、C、D 当选。
点此查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