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期末,乙公司个别报表中剩余存货的成本= 900×70% = 630(万元),剩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 600 万元,所以从个别报表的角度考虑,应确认的存货跌价准备= 630 - 600 = 30(万元);从合并报表的角度考虑,剩余存货的成本= 700×(1 - 30%)= 490(万元),剩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 600 万元,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所以从合并报表的角度考虑,该批存货没有发生减值。因此,从合并报表的角度考虑,需要冲回个别报表中确认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30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
因此,甲公司合并报表中编制调整抵销分录对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为 -30 万元,故对存货的影响金额为 30 万元,选项 C 当选。

甲公司是乙公司的母公司。2022 年,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售一批存货,其成本为 700 万元,售价为 900 万元,乙公司取得后作为库存商品核算。当年乙公司出售了 30%,期末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 440 万元,乙公司对此确认了存货跌价准备。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则甲公司合并报表中由于对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影响存货的金额为( )万元。
本期期末,乙公司个别报表中剩余存货的成本= 900×70% = 630(万元),剩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 440 万元,所以从个别报表的角度考虑,应确认的存货跌价准备= 630 - 440 = 190(万元);从合并报表的角度考虑,剩余存货的成本= 700×(1- 30%)= 490(万元),剩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 440 万元,可变现净值小于成本,所以从合并报表的角度考虑,应确认的存货跌价准备= 490 - 440 = 50(万元)。因此,综上所述该存货实际发生 50 万元的减值,但却确认了 190 万元的跌价准备,故应抵销存货跌价准备 140(190 - 50)万元。从合并报表的角度考虑,需要冲回个别报表中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14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40
因此,甲公司合并报表中编制调整抵销分录对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为- 140 万元,故对存货的影响金额为 140 万元,选项 B 当选。


2022 年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损益为 240[(2 000 - 800)×20%] 万元,选项 A当选。在 2022 年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的抵销分录如下:
借:营业收入 2 000
贷:营业成本 1 760
存货 240
同时,由于子公司向母公司出售商品,该交易为逆流交易,选项 B 当选。对于逆流交易,应将内部销售形成的存货中包含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在甲公司和 A 公司少数股东之间分摊:在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中,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分摊金额为 48(240×20%)万元,选项 C 当选,选项 D 不当选。在 2022 年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中的抵销分录如下:
借:少数股东权益 48
贷:少数股东损益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