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商场当月销售金银首饰应缴纳增值税销项税额为( )万元。
甲商场当月取得科普讲座门票收入应缴纳增值税销项税额为( )万元。
甲商场当月应缴纳增值税为( )万元。
甲商场当月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为( )万元。
-
A、
14.55
-
B、
10.05
-
C、
2.20
- D、15.43

本题考查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纳税人销售金银首饰采取以旧换新方式,应以销售方实际收取的不含增值税价款征收增值税。
依据题干数据,甲商场当月销售金银首饰应缴纳增值税销项税额=(189+15)÷(1+13%)×13%=23.47(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开展科普活动属于生活服务,适用增值税税率6%。
依据题干数据,甲商场当月取得科普讲座门票收入应缴纳增值税销项税额=5.3÷(1+6%)×6%=0.3(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进口的应税消费品,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应纳税额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计算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比例税率),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比例税率。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由海关以该货物的成交价格以及该货物运抵我国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为基础审查确定。
依据题干数据,该批高档化妆品的组成计税价格=(60+3.1+2)×(1+10%)÷(1-15%)=84.25(万元)
该批高档化妆品的消费税应纳税额=84.25×15%=12.64(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纳税人进口货物,按照组成计税价格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任何税额。组成计税价格和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由海关以该货物的成交价格以及该货物运抵我国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为基础审查确定。
依据题干数据,甲商场当月进口高档化妆品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60+3.1+2)×(1+10%)+12.64]×13%=10.95(万元)
甲商场当月应缴纳增值税应纳税额=23.47+1 695÷(1+13%)×13%+0.3-10.95=207.82(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城市维护建设税。
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城建税税率为7%。城建税的计税依据,是指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两税”税额。应当缴纳的“两税”税额,不含因进口货物或境外单位和个人向境内销售劳务、服务、无形资产缴纳的“两税”税额。
依据题干数据,甲商场当月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207.82×7%=14.55(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甲食品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从事食品的生产和销售业务,2025年10月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购进生产用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21 000元,购进办公设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6 500元,支付包装设计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975元,购进用于集体福利的食用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2 340元。
(2)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饮料,含税总价款113 000元,合同约定分三个月收取货款,本月应收取含税价款45 200元。
(3)销售袋装食品取得含税价款678 000元。
(4)月末盘点时发现库存上月外购原材料因保管不善霉烂变质,成本为14 000元,不考虑运费成本。
其他有关资料:假定本月取得的相关票据符合税法的规定并在本月进行了用途确认。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选项D错误】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其进项税额。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C。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无书面合同的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本月应收取含税价款45 200元,以45 200元为基础计算甲食品厂10月销售饮料的销项税额。
依据题干数据,甲食品厂10月销售饮料的销项税额=45 200÷(1+13%)×13%=5 20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依据题干数据,甲食品厂10月销售袋装食品的销项税额=678 000÷(1+13%)×13%=78 00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属于非正常损失,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已经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一律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依据题干数据,甲食品厂10月作进项税额转出的税额=14 000×13%=1 82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依据题干数据,甲食品厂10月销项税额=45 200÷(1+13%)×13%+678 000÷(1+13%)×13%=83 200(元)。
甲食品厂10月进项税额=21 000+6 500+975=28 475(元)
甲食品厂10月应纳增值税=83 200-28 475+1 820=56 545(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甲旅游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从事旅游服务。2025年5月有关经营情况如下:
(1)提供旅游服务取得含税收入720.8万元,其中替游客向其他单位支付交通费53万元、住宿费25.44万元、门票费22.26万元,支付本单位导游工资2.12万元。
(2)将本年购入商铺对外出租,每月含税租金10.9万元,本月一次性收取3个月的含税租金32.7万元。
(3)购进职工通勤用班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7.8万元。
(4)购进广告设计服务,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0.6万元。
(5)购进电信服务,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0.18万元。
(6)购进会议展览服务,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2.4万元。
已知:取得的扣税凭证已通过税务机关认证;甲旅游公司提供旅游服务选择差额计税方法缴纳增值税。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考查增值税的计税依据。
试点纳税人提供旅游服务,可以选择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向旅游服务购买方收取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住宿费【选项B】、餐饮费、交通费【选项A】、签证费、门票费【选项C】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用后的余额为销售额。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C。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试点纳税人提供旅游服务,可以选择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向旅游服务购买方收取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住宿费、餐饮费、交通费、签证费、门票费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用后的余额为销售额。纳税人提供旅游服务属于生活服务,适用增值税税率6%。
依据题干数据,甲旅游公司当月提供旅游服务应缴纳增值税=(720.8-53-25.44-22.26)÷(1+6%)×6%=35.1(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纳税人提供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纳税人提供不动产租赁服务,适用增值税税率为9%。
依据题干数据,甲旅游公司当月对外出租商铺应缴纳增值税=32.7÷(1+9%)×9%=2.7(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依据题干数据,当月提供旅游服务应缴纳增值税=(720.8-53-25.44-22.26)÷(1+6%)×6%=35.1(万元)
当月对外出租商铺应缴纳增值税=32.7÷(1+9%)×9%=2.7(万元)。
甲旅游公司当月应缴纳增值税=35.1+2.7-0.6-0.18-2.4=34.62(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我市一家机械制造企业,2024年实现的销售收入为2 000万元;发生各项成本费用共计1 000万元,其中包括:合理的工资薪金总额200万元、业务招待费100万元,职工福利费5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2万元,工会经费10万元,税收滞纳金10万元,提取的各项准备金支出100万元。另外,企业当年购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500万元,购置完毕即投入使用。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依据题干数据,业务招待费发生额的60%=100×60%=60(万元),销售收入的5‰=2 000×5‰=10(万元),两者比较10万元<60万元,所以按照10万元扣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依据题干数据,允许扣除的职工福利费支出金额为200×14%=28(万元),不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为50-28=22(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依据题干数据,职工教育经费和工会经费允许税前扣除的限额:200×(8%+2%)=2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企业所得税中禁止税前扣除的项目包括:
①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②企业所得税税款。
③税收滞纳金。【选项A】
④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⑤非公益性捐赠支出。
⑥赞助支出。
⑦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选项B】
⑧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
⑨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提取后改变用途的。
⑩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
⑪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持有的投资资产成本。
⑫企业与其关联方分摊成本时违反税法规定自行分摊的成本。
⑬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
⑭企业按特别纳税调整规定针对补缴税款向税务机关支付的利息。
⑮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
⑯烟草企业的烟草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
⑰企业按照投资资产处理,购买的用于收藏、展示、保值增值的文物、艺术品。
⑱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⑲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不得扣除的其他项目。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依据题干数据,企业当年购置并实际使用的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可以在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500×10%=50(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居民个人李某为自由撰稿人,2025年7月出版一部著作,合同约定稿酬1.5万元。李某本年度其他收入和支出情况如下:
(1)3月,将拥有的80平方米住房A以市场价出售,取得不含增值税转让价款100万元并支付转让过程中的相关税费共计1万元。该房为2018年11月以银行贷款方式购置,价款70万元。李某购房时缴纳契税0.7万元。
(2)5月购买体育彩票,取得中奖收入15 000元。
(3)7月,以市场价格出租住房B,每月租金0.5万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稿酬所得时,应当按照以下方法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税款。
(1)收入额:稿酬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计算。
(2)减除费用:预扣预缴税款时,稿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每次收入4 000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20%计算。
(3)应纳税所得额:稿酬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预扣率。
依据题干数据,出版社支付李某稿酬时应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1.5×10 000×(1-20%)×70%×20%=1 68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财产转让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依据题干数据,应纳税所得额=100-(70+0.7)-1=28.3(万元);
应纳税额=28.3×20%=5.66(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依据题干数据,应纳税额=15 000×20%=3 00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 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财产租赁所得,以1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1次。对个人出租房屋取得的所得暂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依据题干数据,应纳税额=0.5×10 000×(1-20%)×10%=40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选项A正确】纳税人年度汇算需补税不超过400元的,无须办理年度汇算。
【选项B正确】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办理年度汇算时间为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
【选项C正确】纳税人没有任职受雇单位的,向其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或者主要收入来源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选项D错误】纳税人在年度内发生的,且未申报扣除或未足额扣除的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可在年度汇算期间填报扣除或补充扣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C。

甲卷烟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5年5月发生下列业务:
(1)以分期付款方式销售A牌卷烟180箱,销售额650万元,合同约定当月收取货款的70%,实际收到40%。采用直接收款方式销售B牌卷烟80箱,取得销售额380万元。
(2)进口一批烟丝,货物成交价300万元,甲卷烟厂另行承担并支付运抵我国口岸前的运费和保险费支出8万元。
(3)将200箱B牌卷烟移送给下设的非独立核算门市部,门市部当月将其对外销售,取得销售额900万元。
(4)外购一批烟丝,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165万元,税额21.45万元;当月领用80%用于连续生产卷烟。
(5)税务机关检查发现,2024年3月甲厂接受乙厂委托加工一批烟丝,甲厂未代收代缴消费税。已知乙厂提供烟叶的成本95万元,甲厂收取加工费20万元,乙厂尚未销售收回的烟丝。
其他相关资料:以上销售额和费用均不含增值税,A牌、B牌卷烟均为甲类卷烟,甲类卷烟消费税税率56%加每箱150元,烟丝消费税税率30%,进口烟丝关税税率10%。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考查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纳税人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结算方式销售应税消费品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或者无书面合同的,为发出应税消费品的当天。
依据题干数据,业务(1)当月应缴纳的消费税税额=(180×150÷10 000+650×56%)×70%+80×150÷10 000+380×56%=256.69+214=470.69(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纳税人进口货物,按照组成计税价格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不得抵扣任何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税率。
进口的应税消费品,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应纳税额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消费税比例税率)×消费税比例税率。
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由海关以该货物的成交价格以及该货物运抵我国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为基础审查确定。
依据题干数据,业务(2)应缴纳的消费税=(300+8)×(1+10%)÷(1-30%)×30%=145.2(万元)。
业务(2)应缴纳的增值税=[(300+8)×(1+10%)+145.2]×13%=62.92(万元)。
业务(2)应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税额合计=145.2+62.92=208.12(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自设非独立核算门市部计税的规定。纳税人通过自设非独立核算门市部销售的自产应税消费品,应当按照门市部对外销售数额或销售数量征收消费税。
依据题干数据,业务(3)应缴纳的消费税额=900×56%+200×150÷10 000=507(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业务(4)中将外购烟丝用于连续生产卷烟的,按照当期生产领用量抵扣外购已税烟丝已纳消费税。
依据题干数据,甲厂国内销售卷烟应缴纳的消费税额=470.69+507-165×30%×80%=938.09(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按照受托方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比例税率)×消费税比例税率。
依据题干数据,乙厂应补缴的消费税=(95+20)÷(1-30%)×30%=49.29(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