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个人所得税的非居民,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183天的个人。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安娜于2022年10月25日入境、2023年5月20日离境,其在2022年和2023年在中国境内居住分别均不满183天,所以安娜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非居民。
【选项A、B、D错误】个人所得税的居民,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个人。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工资、薪金所得属于综合所得,适用3%~45%的超额累进税率。
【选项B错误】经营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35%。
【选项C错误】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选项D错误】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不包括5%~45%的超率累进税率。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购物中奖收入属于偶然所得,应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选项A、B错误】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除70%计算。
【选项C错误】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 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经营所得主要包括:
①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人来源于境内注册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的所得。【选项A、B、D】
②个人依法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③个人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选项E】
④个人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DE。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及国家机关向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