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企业采用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可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逐步结转分步法或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列关于这两种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2020)
  • A.对外销售半成品的企业应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
  • B.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 C.逐步结转分步法能全面反映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
  • D.平行结转分步法能提供各步骤半成品存货资金占用信息
本题来源:2024三色笔记与真题演练《财务成本管理》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C
答案解析:

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选项 B 不当选;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能提供各步骤半成品存货资金占用信息,选项 D 不当选。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甲项目生产经营期5年,设备原值200万元,预计变现价值5万元。税法规定折旧年限4年,预计净残值8万元,直线法折旧,所得税税率25%。项目初始垫支营运资金2万元,在项目结束时收回。假设不考虑其他现金流量,则该项目在回收期终结点现金净流量为(  )万元。
  • A.5.75
  • B.6.25
  • C.7
  • D.7.75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由于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是4年,生产经营期是5年,因此在第五年末设备的账面价值就是税法的残值8万元,预计变现价值5万元,产生变现损失,变现损失抵税=(8-5)×25%=0.75(万元),项目终结点现金净流量=5+0.75+2=7.75(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

已知甲公司 2022 年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为 90%,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为 30%,营业收入为 5 000 万元,没有可动用的金融资产。2023 年经营资产、经营负债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不变, 预计股利支付率为 50%,营业净利率为 10%,则 2023 年的内含增长率为(  )。

  • A.10.8%
  • B.9.09%
  • C.15%
  • D.8.3%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当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为零时,根据公式计算出的增长率即为内含增长率,则: 0 =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预计营业净利率 ×[(1 +增长率)÷ 增 长率 ]×(1 -股利支付率),可得:90% - 30% - 10%×[(1 +增长率)÷ 增长率 ]×(1 - 50%)= 0,解得增长率= 9.09%。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

甲公司拟发行一批优先股,按季度永久支付优先股股利,每季度支付的每股优先股股利为 2 元,优先股投资的必要报酬率为 10%,则每股优先股的价值为(  )元。

  • A.20
  • B.62.99
  • C.80
  • D.82.99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假设季度优先股折现率为 r,则(1 + r)4 - 1 = 10%,r = 2.41%,每股优先股 价值= 2÷2.41% = 82.99(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

甲公司股票当前价格 48 元,以该股票为标的资产的看涨期权执行价格为 50 元,每份看涨期权可买入 1 份股票。预计到期时甲公司股价或者上涨 1/3,或者下跌 1/4。假设期权 6 个 月后到期,当前的无风险利率为每半年 2%,期权市场上交易的该看涨期权的价格是 6.5 元, 则应该进行的套利操作是(  )

  • A.出售 1 份看涨期权,借入 17.65 元,买入 0.5 股股票
  • B.出售 1 份看涨期权,贷出 17.65 元,卖空 0.5 股股票
  • C.买入 1 份看涨期权,贷出 17.65 元,卖空 0.5 股股票
  • D.买入 1 份看涨期权,借入 17.65 元,买入 0.5 股股票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上行股价= 48×(1 + 1/3)= 64(元),下行股价= 48×(1 - 1/4)= 36(元), 股价上行时期权到期日价值= 64 - 50 = 14(元),股价下行时期权到期日价值= 0(元); 套期保值比率=(14 - 0)÷(64 - 36)= 0.5,借款额=(0.5×36 - 0)÷(1 + 2%) = 17.65(元),期权价值= 0.5×48 - 17.65 = 6.35(元)。当前期权的市场价格是 6.5 元, 高于 6.35 元,期权价格被高估,应该出售 1 份看涨期权,借入 17.65 元,买入 0.5 股股票进行套利,每份组合可套利 0.15 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下设一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 两种产品。A、B 产品分别由不同的班组加工,领用不同的材料。A 产品有A-1、A-2 和A-3 三种型号,加工工艺、耗用材料基本相同;B 产品有B-1 和B-2 两种型号,加工工艺、耗用材料基本相同。

公司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计入A、B 产品,制造费用按当月定额工时在A、B 产品之间分配。原材料在开工时一次投入,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随加工进度陆续发生。公司先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再在同一产品不同型号之间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均采用定额比例法。

2021 年7 月相关资料如下:

4)本月基本生产车间发生制造费用942 000元。

5)本月完工产品数量。

6)月末在产品材料定额成本和定额工时。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计算说明(部分):

分配率= 942 000÷47 100 = 20(元 / 小时)

A 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 20×23 000 = 460 000(元)

B 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 20×24 100 = 482 000(元)

[要求2]
答案解析:


计算说明(部分):

完工产品直接材料定额成本= 1 500×1 000 + 800×2 000 + 400×400 = 3 260 000(元)

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 4 714 500÷(3 260 000 + 1 230 000)= 1.05(元 / 件)

完工产品直接材料实际成本= 1.05×3 260 000 = 3 423 000(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实际成本= 1.05×1 230 000 = 1 291 500(元)

完工产品定额工时= 1 000×8 + 2 000×6 + 400×4 = 21 600(小时)

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 619 200÷(21 600 + 4 200)= 24(元 / 小时)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成本= 24×21 600 = 518 400(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成本= 24×4 200 = 100 80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 490 200÷(21 600 + 4 200)= 19(元 / 小时)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 19×21 600 = 410 400(元)

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 19×4 200 = 79 800(元)

A 产品的完工成本= 3 423 000 + 518 400 + 410 400 = 4 351 800(元)

A 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成本= 1 291 500 + 100 800 + 79 800 = 1 472 100(元)

[要求3]
答案解析:

计算说明(部分):

A-1 单位实际直接材料成本=材料定额 × 直接材料分配率= 1 500×1.05 = 1 575(元 / 件)

A-1 单位实际直接人工成本=工时定额 × 直接人工分配率= 8×24 = 192(元 / 件)

A-1 单位实际制造费用成本=工时定额 × 制造费用分配率= 8×19 = 152(元 / 件)

A-1 单位实际成本= 1 575 + 192 + 152 = 1 919(元 / 件)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