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项A,提存物在提存期间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债权人承担。乙仍应支付30万元价款。
选项B,债权人可以随时领取提存物。但是,债权人对债务人负有到期债务的,在债权人未履行债务或者提供担保之前,提存部门根据债务人的要求应当拒绝其领取提存物。
选项C,提存成立的,视为债务人在其提存范围内已经交付标的物。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本题中,自甲提存成立时起,乙取得该藏品所有权。
选项D,提存成立的,视为债务人在其提存范围内已经交付标的物。甲的对待给付义务消灭,乙的对待给付义务未消灭(乙应按约支付30万元价款)。

选项B,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20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3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选项C,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选项D,行政处罚决定的程序包括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其中,听证程序是普通程序中的特殊环节。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选项B);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选项A);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选项C);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选项D)。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选项C,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按照公司章程认缴的出资额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并自公司成立之日起5年内缴足。
选项D,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规定,不受理的案件范围包括:
(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选项D);
(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选项B)
(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选项A)
(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5)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
(6)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7)行政指导行为;(选项E)
(8)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
(9)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10)行政机关作出的不产生外部法律效力的行为;
(11)行政机关为作出行政行为而实施的准备、论证、研究、层报、咨询等过程性行政行为;
(12)行政机关根据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协助执行通知书作出的执行行为,但行政机关扩大执行范围或者采取违法方式实施的除外;
(13)上级行政机关基于内部层级监督关系对下级行政机关作出的听取报告、执法检查、督促履责等行为;
(14)行政机关针对信访事项作出的登记、受理、交办、转送、复查、复核意见等行为。
选项C,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
(1)警告、通报批评;(选项A)
(2)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选项D)
(3)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选项E)
(4)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5)行政拘留;(选项C)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选项B,加处罚款属于行政强制执行。










 或Ctrl+D收藏本页
          或Ctrl+D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