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4000万元(8000÷2)小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4400万元(11000×40%),需要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处置投资以后按照持股比例计算享有乙公司自购买日至处置投资日之间实现的净损益为200万元(500×40%),应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剩余长期股权投资调整后的账面价值=4000+(4400-4000)+500×40%=4600(万元),选项B当选。


甲公司2022年应交所得税=[1000-50+60+(60-40)]×25%=257.5(万元),因固定资产折旧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0-40)×25%=5(万元),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257.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57.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5
贷:所得税费用5
因此,所得税费用=257.5-5=252.5(万元),选项B当选。


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与承租方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写字楼经营租赁合同。租赁期限为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每月租金10万元,于每月月末收取。2023年4月10日,甲公司发现漏记了2022年整年的租金收入,甲公司采用追溯重述法对该重要差错进行更正。假定税法允许调整2022年度的应交所得税。该差错更正对2023年年初留存收益的影响金额为( )万元。
该差错更正对2023年年初留存收益的影响金额=10×12×(1-25%)=90(万元),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等12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其他业务收入12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120×25%)3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20-30)90
贷:盈余公积9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81

2021年11月30日,该固定资产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持有待售资产——固定资产(600-385)215
资产减值损失[(600-385)-(200-10)]25
累计折旧385
贷:固定资产600
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25
因持有待售资产在持有期间不计提折旧,因此2021年度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金额=11×5=55(万元),选项B当选。综上所述,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2021年年末持有待售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90万元(215-25),选项A不当选、选项D当选。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为25万元,选项C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