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2022年应交所得税=[1000-50+60+(60-40)]×25%=257.5(万元),因固定资产折旧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0-40)×25%=5(万元),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257.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57.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5
贷:所得税费用5
因此,所得税费用=257.5-5=252.5(万元),选项B当选。


企业处置专为转售而取得子公司的相关损益应在利润表中作为持续经营列报。( )

2021年12月31日,甲建筑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工程建造合同,合同约定的建造期间为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2022年12月31日,甲公司确认与该建造合同相关的营业收入为12000万元,与乙公司结算的合同价款为11000万元。2023年12月31日,甲公司确认与该建造合同相关的营业收入为11000万元,与乙公司结算的合同价款为118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23年年末,甲公司与该建造合同相关的“合同资产”项目金额为( )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2022年12月31日:
借:合同结算——收入结转12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2000
借:应收账款11000
贷:合同结算——价款结算11000
2023年12月31日:
借:合同结算——收入结转1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1000
借:应收账款11800
贷:合同结算——价款结算11800
综上,2023年年末“合同结算”借方余额=(12000-11000)+(11000-11800)= 200(万元),应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合同资产”列示,选项A当选。

甲公司一项内部研发的新专利技术于2022年10月1日达到预定用途,累计发生的研发支出为110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48万元。2022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其投入生产使用。该项专利技术的法律保护期限为10年,甲公司预计该专利技术经济利益的期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不考虑其他因素。2022年12月31日,下列甲公司关于该项专利技术说法正确的有( )。
2022年末专利技术的账面价值=48-48÷8÷12×3=46.5 (万元),选项A当选;研发支出费用化的金额=110-48=62(万元),选项B当选;甲公司预计该专利技术经济利益的期限为8年,短于法律保护期限10年,应当按照企业预期使用的期限8年来确定其使用寿命,选项C不当选;专利技术达到预定用途时应转入无形资产,并于当月(2022年10月1日)开始计提摊销,选项D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