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合同取得成本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根据资料(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根据资料(2)和(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根据资料(1)和(2),2021年12月31日关于合同取得成本摊销的账务处理中正确的是( )。
根据资料(1)至(3),对2021年利润表中“营业利润”项目的影响金额是( )万元。
-
A、
73.4
-
B、
78.2
-
C、
75.8
- D、71

合同取得成本是指企业为取得合同发生的预期能够收回的增量成本,选项A正确;增量成本是指企业不取得合同就不会发生的成本,也就是企业发生的与合同直接相关,但又不是所签订合同的对象或内容本身所直接发生的费用,选项D不正确;企业发生合同取得成本应借记“合同取得成本”,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选项B不正确,选项C正确。
企业为取得合同发生的、除预期能够收回的增量成本之外的其他支出,如无论是否取得合同均会发生的差旅费、投标费等相关费用,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除非这些支出明确由客户承担。投标费2万元和投标人员差旅费1万元均通过“管理费用”核算,因订立该合同使期间费用增加3万元;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BC错误;销售人员佣金6万元属于预期未来能够收回的增量成本,应作为合同取得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所以选项D正确。
合同履约进度=120÷(120+480)×100%=20%;主营业务收入=1 000×20%=2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120(万元);合同负债=250-200=50(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25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合同负债 5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0
贷:合同履约成本 120
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销售费用 1.2(6×20%)
贷:合同取得成本 1.2
对2021年利润表中“营业利润”项目影响的金额=-2-1-1.2+200-120=75.8(万元)。

某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甲材料的成本,2021年2月1日结存甲材料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00元。2月10日,购入原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10元,2月1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2月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元。
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材料成本,2月1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期初结存的200公斤+10日购进的200公斤。2月末,库存甲材料实际成本=(300-200)×110=11 000(元)。

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成本。2021年3月1日结存甲材料200 件,单位成本40元;3月15日购入甲材料400件,单位成本35元;3月20日购入甲材料400件,单位成本38元;当月共发出甲材料500件。3月份发出甲材料的成本为( )元。
甲材料单价=(40×200+35×400+38×400)÷(200+400+400)=37.2(元/件), 3月发出甲材料成本=500×37.2=18 600(元)。

下列各项中,关于企业应付票据会计处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选项A错误,应将到期无力支付的商业承兑汇票的账面余额转作应付账款;选项B错误,应该计入财务费用;选项C错误,应将到期无力支付的银行承兑汇票的账面余额转作短期借款;选项D正确,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服务等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应当按其票面金额作为应付票据的入账金额。

下列各项中,属于政府会计非流动资产的有( )。
政府会计非流动资产是指除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公共基础设施(选项D)、政府储备资产(选项A)、文物文化资产(选项C)、保障性住房(选项B)和自然资源资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