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编制甲公司2×21年1月1日将其办公楼出租给乙公司的会计分录和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分别编制甲公司2×21年12月31日对该办公楼按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分录和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编制甲公司2×21年3月1日购入丙公司股票的会计分录。
分别编制甲公司2×21年12月31日对所持丙公司股票按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分录和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分别编制甲公司2×21年12月31日确认预计违约金的会计分录和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编制甲公司2×21年12月31日因业务宣传费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16000
累计折旧900
贷:固定资产15000
其他综合收益1900
借:其他综合收益47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475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2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
2×21年12月31日,该办公楼账面价值为16200万元,计税基础为1380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16200-13800)×25%-475=12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1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25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0
投资收益10
贷:银行存款101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00
2×21年12月31日,甲公司所持丙公司股票账面价值为800万元,计税基础为100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1000-800)×25%=50(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50
贷:所得税费用50
借:营业外支出140
贷:预计负债140
2×21年12月31日,甲公司预计负债账面价值为140万元,计税基础为0,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140×25%=35(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35
贷:所得税费用35
本期准予税前扣除的业务宣传费=6000×15%=900(万元),税法准予以后年度结转的业务宣传费=1000-900=10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100×25%=25(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5
贷:所得税费用25


下列各项企业支付的款项中,属于离职后福利的是( )。
选项 A,属于短期薪酬(非累积带薪缺勤);选项 B,实施职工内部退休计划的,在其正式退休日期之前应当比照辞退福利处理,在其正式退休日期之后应当按照离职后福利处理;选项 C,属于离职后福利(设定提存计划);选项 D,属于辞退福利。选项 C 当选。

甲公司2x21年年度财务报告于2x22年4月20日经批准对外公布。下列各项甲公司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应据以调整甲公司2x21年年度财务报表的是( )。
选项C,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2×21年12月,企业从政府取得的下列款项中,应计入2×21年度损益的有( )。
选项B、C均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在总额法下应当计入递延收益;在净额法下,直接冲减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影响2×21年当期损益。

(本题知识点已在最新教材中删除)企业应当从市场参与者角度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而不应考虑企业自身持有资产、清偿或者以其他方式履行负债的意图和能力。( )
本题表述正确。

对于没有相关凭据且未经资产评估的公共基础设施,行政事业单位应对其采用名义金额计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