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资料一,计算该筹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根据资料二,计算方案一:①第3年项目现金净流量;②第4年项目现金净流量;③第6年项目现金净流量。
将(1)的结果作为投资项目的必要收益率,结合(2)的计算结果和资料一,计算方案一:①净现值;②年金净流量。
将(1)的结果作为投资项目的必要收益率,结合资料三,计算方案二:①净现值;②年金净流量。
根据(4)的结果,计算共同年限法下方案二的净现值。
判断甲公司应当选择哪个方案,并说明理由。

甲公司该筹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2%×(1-25%)÷(1-10%)]×20%+15%×80%=14%
方案一项目的年折旧额=(20+60)×(1-20%)÷4=16(万元)。
①第3年项目现金净流量=120×(1-25%)-30×(1-25%)+16×25%=71.5(万元)。
②第4年项目现金净流量=71.5-50×(1-25%)=34(万元)。
③第6年项目现金净流量=120×(1-25%)-40×(1-25%)+16×25%+10+(80×20%-10)×25%+20=95.5(万元)。
方案一第5年的项目现金净流量=120×(1-25%)-40×(1-25%)+16×25%=64(万元)。
①方案一的净现值=71.5×(P/F,14%,3)+34×(P/F,14%,4)+64×(P/F,14%,5)+95.5×(P/F,14%,6)-20×(P/F,14%,2)-60×(P/F,14%,1)-20=71.5×0.6750+34×0.5921+64×0.5194+95.5×0.4556-20×0.7695-60×0.8772-20=57.12(万元)。
②年金净流量=57.12÷(P/A,14%,6)=57.12÷3.8887=14.69(万元)。
方案二年折旧额=60÷2=30(万元)。
①方案二净现值=(40+30)×(P/A,14%,2)×(P/F,14%,1)-60=70×1.6467×0.8772-60=41.11(万元)。
②方案二年金净流量=41.11÷(P/A,14%,3)=41.11÷2.3216=17.71(万元)。
共同年限法下,方案二净现值=41.11+41.11×(P/F,14%,3)=41.11+27.75=68.86(万元)。
应选择方案二,理由如下:虽然方案一的净现值57.12万元>方案二净现值41.11万元,但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年限不同,不可直接用净现值做比较,应当采用共同年限法或年金净流量法。方案二的年金净流量17.71万元>方案一的年金净流量14.69万元,在共同年限法下方案二的净现值68.86万元>方案一的净现值57.12万元,所以应当选择方案二。

在不考虑优先股的情况下,财务杠杆系数DFL=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润总额=EBIT0 ÷(EBIT0-I0),财务杠杆系数受到息税前利润和固定利息支出的影响,选项C当选;税金及附加会影响息税前利润的大小,进而影响财务杠杆系数的大小,选项B当选;产品的产销量大小会影响息税前利润的大小,进而影响财务杠杆系数的大小,选项D当选;不考虑优先股的情况下,所得税税率既不影响息税前利润,也不影响利润总额,故不影响财务杠杆系数,选项A不当选。选项B、C、D当选。
【提示】本题题干如果换为:存在优先股的情况下,下列各项中,影响财务杠杆系数大小的有( )。答案应为选项A、B、C、D均当选。


总资产净利率=4000/20000=20%,选项A正确;净收益营运指数=(4000-800)/4000=0.8,选项B正确;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一平均资本占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4000-800)-20000*10%=1200(万元),选项D正确。

①2023年净资产收益率=12000/(80000-20000)=20%
②2023年支付的现金股利=12000×50%=6000(万元)
①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
=12000/(6000+6000×2/10+300×3/12)=1.65(元)
②2023年每股股利
=6000/(6000+6000×2/10+300)=0.8(元)
①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率=12%-4%=8%
②甲公司股票的资本成本率=4%+1.5×8%=16%
③甲公司股票的每股价值
=1×0.8621+1×0.7432+1×(1+6%)/(16%-6%)×0.7432
=9.48(元)
因为甲公司股票的每股价值9.48元低于当前每股股票的市场价格10元,因此投资者不应该购买甲公司股票。

利用留存收益筹资时,不发生筹资费用,甲公司留存收益资本成本率=0.5×(1+8%)/50+8%=9.08%。选项A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