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与购置新设备相关的下列指标:①税后年付现成本;②每年折旧抵税;③残值变价收入。
计算与购置新设备相关的下列指标:①残值净收益纳税;②第1~5年现金净流量(NCF1-5)和第6年现金净流量(NCF6);③年金成本。
计算与继续使用旧设备相关的下列指标:①目前账面价值;②目前资产报废损益;③目前资产报废损益对所得税的影响。
计算与继续使用旧设备相关的下列指标:①残值报废净收益纳税;②第0年现金净流量(NCF0)、第1~4年现金净流量(NCF1-4)和第5年现金净流量(NCF5);③年金成本。

①税后年付现成本=2000×(1-25%)=1500(万元)
②每年折旧抵税=900×25%=225(万元)
③残值变价收入=700(万元)
①残值净收益纳税=(700-600)×25%=25(万元)
②NCF1-5=-1500+225=-1275(万元)
NCF6=-1275+700-25=-600(万元)
③NPV=-6000-1275×(P/A,9%,5)-600×(P/F,9%,6)=-6000-1275×3.8897-600×0.5963=-11317.15(万元)
年金成本=11317.15÷(P/A,9%,6)=11317.15÷4.4859=2522.83(万元)
①目前账面价值=5000-(5000-200)÷8×3=3200(万元)
②目前资产报废损失=3200-3000=200(万元)
③目前资产报废损失抵税=200×25%=50(万元)
①残值报废净收益纳税=(240-200)×25%=10(万元)
②NCF0=-3000-50=-3050(万元)
NCF1-4=-2500×(1-25%)+600×25%=-1725(万元)
NCF5=-1725+240-10=-1495(万元)
③NPV=-3050-1725×(P/A,9%,4)-1495×(P/F,9%,5)=-3050-1725×3.2397-1495×0.6499=-9610.08(万元)
年金成本=9610.08÷(P/A,9%,5)=9610.08÷3.8897=2470.65(万元)

①经济订货量==8000(个);
②全年最佳订货次数=64000÷8000=8(次);
③最佳订货周期=360÷8=45(天);
④经济订货量下的变动储存成本总额=8000÷2×6=24000(元)。
应付账款周转期=450000÷(64000×100÷360)=25.31(天)。
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率==36.73%
在第10天付款的净收益=64000×100×2%-64000×100×(1-2%)×4.8%÷360×(30-10)=111274.67(元);
在第30天付款的净收益=0
在第10天付款的净收益大,所以甲公司应选择在第10天付款。
成本总额=64000×(30+20)+1900000=5100000(元)。

60000=12000×(P/A,i,9),(P/A,i,9)=5,由于5.3282>5>4.9464,所以14%>i>12%,故选项B当选。也可运用内插法,(i-12%)/(14%-12%)=(5-5.3282)/(4.9464-5.3282),解得i=13.72%。



由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成长阶段的公司,其会计调整项和加权平均资本 成本各不相同,故经济增加值指标的可比性较差,选项 B 不当选;经济增加值仅能衡量企 业当期或预判未来 1 ~ 3 年的价值创造情况,无法衡量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价值创造,选 项 D 不当选。

